在当今社会,基层治理犹如大厦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层治理的成效,直接决定着基层群众的幸福指数。近年来,天宁街道小东门桥社区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通过党建引领,精心织密社区治理“幸福网”的优秀范例。
一、强化党建引领,提升网格组织引领力。
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扮演着“主心骨”的角色。就像一艘船的舵手,指引着方向。小东门桥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依托“梧桐柏杏”党建品牌,如同握紧党建引领的“指挥棒”。他们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这一体系可不简单。将3个居民小区划分成9个网格,完善“一网格一支部一阵地”体系,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以社区为网格大单元,建立9个网格党支部,把296名党员全部纳入网格党组织管理。这就像把一盘散沙凝聚成坚固的堡垒,形成了以党建引领、高效运行、协作顺畅的基层治理机制。有研究表明,良好的组织架构能够提高治理效率达30%以上。而且,社区开展的进百家门等走访活动,及时了解居民需求,解决了充电难、电梯老旧等300余件急难愁盼问题,让党建引领延伸到治理的每一个末梢,大大提升了小区治理的现代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这就好比给社区治理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让社区充满活力。
二、聚焦民生需求,提升网格职能向心力。
社区治理中,聚焦民生需求是关键。小东门桥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这就像给社区治理装上了精准的导航仪。9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网格员如同社区的“眼睛”,在日常巡查中一旦发现问题就“吹哨”,相关部门快速“报到”处理。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问题解决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社区党总支积极组织各方力量开展志愿服务。就拿小区的卫生死角、楼道杂物堆放等问题来说,集中整治清理后,小区环境焕然一新。针对“一老一小”开展的志愿服务更是贴心,各种便民举措让特殊人群感受到了社区的关爱。而且,在柏杏议事长廊、柏杏大碗茶、柏杏茶事等平台上,党员志愿者发挥特长,化解矛盾,就像社区里的“和事佬”,让问题就地解决,真正做到为居民办实事。
三、整合各方资源,提升网格服务扩张力。
服务是社区治理的“温度计”,小东门桥社区党总支深知这一点。新投入使用的近1500平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就像一个柏杏汇客厅。共分为党群活动、宣传教育、共治理事、阅读休闲、文体娱乐等共享空间。开设阅读、沙龙、书画、摄影、舞蹈、瑜伽、乐器、乒乓、棋牌等等,为全龄人群提供相应的优质服务和活动空间。社区还通过发掘身边的优秀群体,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志愿者关心群众生活。他们不仅开展普法宣讲活动,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参与这些活动的居民满意度高达99%以上。这些活动满足了居民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沉浸式”社区服务。
天宁街道小东门桥社区党总支通过党建引领,在织密组织网、职能网和服务网方面做出了卓越的努力。这一张张精心编织的“幸福网”,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增强了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未来,相信他们会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在基层治理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为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持续努力。这种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模式,也为其他社区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例,激励更多社区为居民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通讯员:李琼)
小东门桥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