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人民公安报》以《闵建龙:善啃“硬骨头”的“老娘舅”》为题,报道武进公安分局礼嘉派出所辅警闵建龙两年化解200多起矛盾纠纷的工作事迹。
一起来看详细报道
闵建龙:善啃“硬骨头”的“老娘舅”
□本报记者 杨青春
通讯员 王 军 朱天亮
“一起持续多年的家庭疑难纠纷,小龙通过一张A4纸就厘清了复杂的多方关系,从而将乱麻似的矛盾纠纷化解。如今一年多过去了,这家人再也没有报过警。”提起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武进分局礼嘉派出所辅警闵建龙,所长商博杰赞不绝口,“两年化解200多起矛盾纠纷,是礼嘉派出所名副其实的金牌‘老娘舅’。”
闵建龙是一名退伍军人,2020年成为礼嘉派出所辅警。在跟随民警接处警中,他发现派出所需要处理大量矛盾纠纷。
“如果把大部分矛盾纠纷都处理好了,不仅帮群众解决了烦心事,也给派出所民警减轻了工作负担。”闵建龙说,在日常接处警中,他跟着老民警学习调解矛盾纠纷。
2023年年初,礼嘉派出所接到报警,一名送货司机和收货方发生纠纷。闵建龙跟着老民警诸晓春来到现场,得知送货司机从厦门市来到常州市礼嘉镇送货,大货车不小心陷入了泥地里,还损坏了一些货物。司机和收货方喊了两个人帮忙,忙到晚上终于把大货车拖了出来。
“收货方要800元拖车费,送货司机认为人是自己喊来帮忙的,不想给钱。当时多人对峙,收货方拦住车子不让走,几乎要动手。”闵建龙说,诸晓春经验丰富,经过40分钟的调解,送货司机最终支付了300元辛苦费和100元的货物损失费。“老诸让双方换位思考,司机从厦门开到常州,运费没结车还陷进了泥地里。两个工人虽然是来帮忙的,毕竟忙活了大半天,收点辛苦费也是合情合理。损坏的货物是一包烧烤用的竹签,价值不高,收货方可以少要点赔偿。”闵建龙对诸晓春的调解心服口服。
“那次出警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调解时要有自己的判断,不然双方都讲自己的道理,调解人极容易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闵建龙说,回所以后,他主动提出从巡防岗位调整到辅助处警岗位,主要负责纠纷调解。
2023年下半年,辖区老街上的一对父子闹到礼嘉派出所,一度剑拔弩张。“父子之间因为分家产生纠纷,之前也多次报警,后来到法院起诉。法院虽然判了,两人以屋子中间一堵墙为界分家,但因为进出屋子的事情又闹了起来。”闵建龙说,父亲要将中间那堵墙上的门封掉,这样儿子就无法从前门进出,得从后门绕路,对于做小吃生意的儿子来说很不方便。
这是一起家庭纠纷,但闵建龙没有从父子亲情角度着手调解,因为父子矛盾已经持续多年,众多亲戚也分为两派,关系错综复杂。于是,闵建龙在纸上画起了草图,花小半天把双方家庭关系、矛盾由来理顺,接着分开做两派亲戚的工作。又经过大半天调解,两派亲戚在派出所达成协议。至此,这起复杂的家庭矛盾纠纷被成功化解,如今,一年多过去了,双方再也没有报警过。
2023年,辖区一家企业工人报警,表示和厂方有工资纠纷。闵建龙介入调解后,工厂负责人向闵建龙抱怨,表示这个工人因为不遵守规定把脚弄伤,厂里已经补贴全部医药费和这几个月休养的全部工资。
“老板讲的是常州话,我也用常州话回答了,结果工人很生气,认为我在和老板私下商量,欺负他听不懂常州话。”闵建龙说,好在整个过程全部有录音,找来第三方解释那段常州话的意思,才让工人情绪平复下来。从那以后,闵建龙在工作中始终坚持讲普通话。
这两年,闵建龙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我们正准备为他成立一个工作室,培养更多的调解高手。”礼嘉派出所所长商博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