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武进区法律援助中心携手省内高校青年志愿者,共同开展 “青援童长”高校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多元化的普法形式,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实的法治防线。
亲力“青”为
深入法援一线,体验法治温度
当天上午,来自各个高校的6名法律援助志愿者,在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天的“沉浸式”法律援助体验。他们先后参观了武进区法律援助中心、苏宁影院法律援助联络点以及香溢澜桥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站。通过实地走访和现场交流,志愿者们不仅直观地了解了法律援助的申请流程、服务范围和工作模式,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法律援助工作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弱势群体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这种从“书本”到“实践”的跨越,极大地激发了青年学子投身公益法律服务的热情。
互动研讨
聚焦校园欺凌,解析“旁观者效应”
当天下午的活动在武进区西湖街道湖滨社区图书馆举行,主题为“护‘未’成长——对校园欺凌说‘不’”。这也是本次“青援童长”项目的核心环节。活动创新性地引入了绘本阅读与情景模拟,引导青少年深入思考。志愿者们首先组织孩子们共同阅读了绘本《不是我的错》。随后,基于真实案例和绘本情节,设计了情景模拟环节。通过角色扮演,孩子们亲身体验了在欺凌事件中,加害者、受害者以及“旁观者”的心理状态。这一环节深刻揭示了“旁观者效应”的危害——沉默和不作为,在无形中会助长欺凌行为,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
成效展望
播撒法治种子,共筑保护长城
活动的最后,志愿者们与未成年人进行了面对面的答疑解惑,并分发了调查问卷,以收集青少年在法律保护方面的真实需求与困惑。这些宝贵的一手资料将为未来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普法活动提供依据。此次“青援童长”活动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普法宣传,更是武进区探索“高校+社区”法律援助新模式的有力尝试。它有效地将高校的专业智力资源引入基层社会治理,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未来。区法律援助中心将持续深化“青援童长”项目,创新活动形式,扩大覆盖范围,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向上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