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里镇综治中心:发挥“三实”作用 提升调处水平
发布日期:2025-05-22 浏览次数:  字号:〖

开栏语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是立足平安建设,着眼“安全”问题,推动各部门依法履职、形成合力,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工作平台,既是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也是化解矛盾、维护治安的前沿。近日,武进区委政法委开设“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专栏,展示全区各地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做法、经验和成效。

湟里镇聚焦“幸福杨柳埠 平安我守护”平安建设品牌,在建成综治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平台阵地实战、实用、实效作用,有力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

实体化建设 健全调处机制

政法联动。构建司法、信访、综治、网格“大政法”格局,实现“五中心合一”,优化调整工作人员4人,聘任专业人员1人,结构更加合理。

整合资源。综治中心建立综合、常驻、轮驻、随驻等窗口的“1+2+4+N”坐班机制,周一至周四农经、劳动、城管、国土等单位轮驻,纪委参与全程监督,联动更加紧密。

健全机制。制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流程》《矛盾纠纷交办单》等制度性文件5个,每月公众号发布《轮驻单位坐席排班表》,实行受理、交办、派单、回访全流程,运转更加高效。

实战化运转 提升调处服务

规范业务。构建矛盾纠纷“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明确部门单位之间的业务范围、协同规则,理清交办、派单部门业务流程,每月牵头召开分析、研判、会商等业务会议,及时研究矛盾纠纷“疑难杂症”,提高业务规范化建设。

多元调处。实行周五“早七点有约”,镇党委书记接待,领导干部下沉基层等措施,用好公调对接“老朱”工作室、工伤赔偿“花伟君”工作室、土地纠纷“芳亮”工作室、婚姻家庭“幸福里”家事调解工作室等4个专业调解品牌,合理化配置资源,多元化分工调处。

流程闭环。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结果导向,实行矛盾纠纷“现在办(蓝色)、马上办(黄色)、合力办(红色)”的“三色”滚动调处机制,对矛盾纠纷调处不及时不到位的,由分管领导、主要领导签批等递进模式,采取催办、督办、会办等反馈方式,提高一事一办、一事一调服务针对性。

实效化赋能 丰富调处内涵

培训学习。建立村级“网格+法庭”跟班实学、交叉互学、重点研学工作机制,选派6名网格员到嘉泽法庭跟班实训,通过促进与法官(书记员)互学互通、互学互鉴,锤炼一支能力过硬的解纷队伍。

智能支撑。依托常州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一站式”平台,实现“阳光信访”“司法行政人民调解”“社会治理现代化联动指挥”等平台数据互联,实效互通,矛盾纠纷全程跟踪、全程管理。

建强队伍。培养打造更多的镇村两级矛盾纠纷调解人才队伍,用好18个村(社区)调解(治保)主任、法律明白人、信访联络员等骨干力量,开展81个网格员简易矛盾纠纷化解业务培训,认真做好走访排查工作,妥善化解群众身边的矛盾纠纷。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联系邮箱:webmaster@czshgl.gov.cn  备案号: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