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网微格”治理,是筑牢基层社会治理根基,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的关键举措。在党建引领下,湟里镇后坊村通过创新治理模式,让基层治理更贴近群众需求,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一
坊间听民生,基层固根基
后坊村通过构建“1 + 3 + 10 + 30”网格体系,系统化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由1名总网格长负责全局统筹,确保基层治理方向明确,协调有序。3名专职网格员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常态化深入片区摸排走访,精准掌握民情动态。10名微网格联络员作为关键纽带,紧密联动村民代表,有效打通信息上传下达的“最后一公里”。30名志愿者进一步延伸治理触角,让服务深入到每一个角落。
二
坊间述民情,服务锻队伍
为组建专业服务队伍,后坊村以 “专人、专注、专业” 为导向打造专项工程,整合“红网(党员) + 蓝网(村民代表) + 警网(民警)”三网力量,组建3支专业化网格服务队。其中党员在队伍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村民代表能够精准把握群众需求,社区民警作为平安建设的关键力量,依托人熟地熟优势,加强社区民情巡查收集,灵活处置各类民情纠纷,为服务队伍提供专业支撑。
三
坊间议民事,群治焕活力
为有效激发群众自治活力,后坊村创新“民事民说民议”机制,在微网格中设立议事小组。推行“议题征集—民主协商—决议公示—落实反馈”四步工作法,让群众真正参与到基层事务的决策和管理环节。今年,通过网格议事会,后坊村成功化解宅基地纠纷6起,并推动村道拓宽、河道整治、银杏文化广场建设等民生项目落地。
四
坊间聚民意,共治建格局
后坊村着力构建“融合融入融洽”基层治理生态圈,吸纳退休教师、退伍军人等群体加入治理队伍,这些群体凭借自身经验,能为基层治理提供宝贵建议和创新思路。后坊村还打造了六支品牌服务员队伍,建立网格微信群,充分利用互联网线上功能,有效提升基层治理的工作效率与信息透明度。
五
坊间汇民心,民生绘画卷
后坊村深入践行“网情网事网格”理念,建立“一网格一档案”动态管理机制,将矛盾调解、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全面纳入网格考核。如今走进后坊村,可以切身感受到邻里关系更加和睦、互助合作蔚然成风,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基层治理是一项永续推进的系统工程。后坊村将立足新阶段,持续深化“五坊五民”工作法,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精网微格”真正落地成为服务群众的“暖心网”“连心桥”,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而强劲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