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责任担当 创新治理格局
探索区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武进模式”
中共武进区委政法委员会
近年来,武进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建设的重要论述,高标准推进区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努力将综治中心打造成基层治理“晴雨表”、矛盾解纷“终点站”、服务群众“连心桥”。
区综治中心按“前店后厂、动静分离”模式布局建设,系统整合12个平台近20个部门、4个行业性专业调委会、1个社会组织等力量资源,在建设规模体量和功能完整程度等方面均位居全市前列;中心创新打造“1、3、5、10”运转机制(即“1条龙闭环”“3分钟快反”“5分钟响应”“10分钟调处”),努力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水平。今年以来,累计受理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近1.2万件次,全区信访人次、警情数量实现明显下降。下一步,武进区将继续大力推进区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善作善成展武进风采,以一域稳定保全市平安。
一、站稳高点高位,强化政治统领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定航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扛牢区委领导政法工作责任,定期听取研究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各项工作,为基层政法工作赋能支持,确保中心建设行稳致远。二是坚持理论武装强思想。持续深化学习教育成果,分层分类开展政法干警、调解人员政治轮训、实践练兵。三是坚持建强堡垒固根基。深入推进“红武共进 双争双强”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打响“吾解纷近距离”党建品牌,努力推动区综治中心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二、坚持依法依规,建强组织架构
一是进一步厘清中心定位。坚持“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科学调处综治中心与城运中心等区内其他利益协调类中心平台之间的关系,努力践行中心“桥梁纽带、调度中枢”定位。二是进一步完善中心机制。分层次分领域规范矛盾纠纷化解流程,持续优化研判会商、指挥调度、协同处置、督办问责等机制,压紧压实易激化、易反复纠纷复盘倒查、整改问责程序,将机制闭环画得更精更大。三是进一步拓宽中心职能。把法律监督线索发掘、简易诉讼案件审理、非警务类警情分流、基层纠纷提级、平级报告案件办理等业务扩容到中心服务范畴。在综治中心与业务部门双重管理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中心内部职责分工,实现统分结合协力推进。
三、聚焦实战实操,铸牢止争链条
一是在中心功能上提档升级。强化法检机关作用发挥,继续增配民商事审判力量,确保司法确认和速裁工作高效开展。成立检察院“吾化微澜工作室”,常态化开展法律监督、刑事和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调解等工作。二是在案结事了上丰富充沛。持续充实人民调解员专家库,重点面向物业管理、婚姻家事等矛盾多发领域征集调解专家,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监管、退役军人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研究制定行业调解规则。主动引入救助救济资源,真正确保“案结事了人和”。三是在市场模式上探索创新。发挥律所优势,建立“正和调解中心”,通过“法院委托、中心分派、律师调解”模式,推动案件转入,实现诉讼比例下降。
四、紧抓前端前列,消弭问题根源
一是探索“数据结合”强支撑。积极融入省级全量数据库和市统建信息化平台,实现“一案一码”有序分流,深度利用区城运平台“人、房、物、事、组织”等集成化数据优势,做足做精矛盾纠纷的分析研判和数据共享,加速推动“沉睡数据”向“实战技辅”转变。二是探索“空地一体”强防控。将“天眼”无人机巡逻与网格化社会面巡查相结合,开发运行“校园安全、专属网格、租赁住房”等实战化场景,坚持“线上+线下”“智能+人工”,常态化排查问题、动态化发现问题、责任化处置问题。三是探索“镇街吹哨”强预警。结合网格“镇街吹哨、部门报到”试点工作,探索基层报告纠纷“工单式”分流交办,持续优化线上线下对接渠道,推动矛盾纠纷有效分流交办、跟踪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