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城市文旅经济呈现爆发式增长,面对大型活动安保新形势,常州市构建政府主导、公安牵头、部门联动、科技支撑、全民参与的大型活动安保模式,以“零事故、零投诉”的优异成绩,探索出一条既保障安全又释放城市活力的治理新路径。
创新多维联动。推动建立市级大型活动管理协作机制,将文旅、城管、卫健、应急、交通、市场监管等12个部门纳入联动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1+X”协作模式,高效解决摊贩占道经营、医疗应急救助、接驳车辆安排等问题,推动服务管理提质增效;构建“1+1+6”指挥体系,在市公安局设立总指挥部,活动现场设立联合指挥部,16个警种入驻一体化联合指挥,分片包干核心区域;将大型活动现场科学划分为外围防控区、看台管控区、内场核心区三个责任区,并按照活动规模设置“核心管控、内圈封控、外围防控、交通分流”四重安保圈层,科学配置警力资源,形成主场负责、周边支援、全域协同的警力调配机制。
强化科技赋能。自主研发大型活动安保系统,通过搭建太湖湾、奥体中心等活动场地三维模型,实现了乐迷流线流向、警力定点定位和安全设施设备等15类要素的全量化标注、可视化展示和扁平化指挥;针对大型活动入场拥堵这一难题,实施“红蓝黄”三色票面分区管理法。红色对应内场、蓝色对应看台BC区、黄色对应看台D区,通过在地铁站、安检口等关键节点设置同色引导标识,配套优化电子身份证核验系统,实现观众看票辨色、按色通行;运用大型活动交通流量预警大模型,对奥体中心周边多个重点路口信号灯进行优化配时,采取分级分段预警管控的智慧交通模式,配合引导短信和智能引导牌,道路通行效率同比提升11.3%。
突出服务理念。将服务理念贯穿安保工作全过程,构建全周期、立体化、人性化的服务型安保新模式,让安全管理和暖心服务同频共振;大型活动期间推行教育劝导为主、处罚惩戒为辅的柔性执法模式,对轻微违法行为优先采取警示提醒、现场教育等方式,在执法过程中全程落实“三不”原则(不围观、不拍摄、不传播),切实维护当事人权益;将安保服务延伸至活动前、中、后全周期,活动前通过多种渠道发布观演指南,活动中提供全方位现场服务,活动后针对散场后短时大人流情况,通过加开地铁班次、备足接驳大巴、路面全段管控等方式,大幅提升疏散效率;同时全面实行高等级社会面巡防勤务,加强对夜间等重点时段和酒吧、夜市、旅馆等重点部位巡防频次,全力守护观众、游客“后半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