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小于跑前跑后帮我们协调,不然这水费问题真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近日,兆丰花苑社区的居民们谈起刚解决的水费纠纷,都对网格员于樱智竖起了大拇指。更让社区工作人员感到暖心的是,自来水公司专程送来一面写着“心系百姓办实事 贴心服务解民忧”的锦旗,感谢社区解决了长达两年的水费纠纷中所付出的努力。
事情要从两年前说起。郑家场25号总水表一直由一位热心老人负责抄收,但老人去世后,这个“接力棒”却无人接手。期间虽有住户提出“一户一表”改造,但因改造费用较高,房屋出租情况较多等原因未能实施。就这样,欠费金额两年累积达1500多元。直到自来水公司联系社区,告知再不缴费接下来就要停水,这个被搁置两年的问题才浮出水面。
“当时接到通知我就急了,停水可不是小事!”网格员于樱智回忆,她第一时间联系自来水公司,带着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排查,最终确认该总表涉及周边12户居民。为了高效沟通,于樱智立即建了微信群,把12户房主都拉了进来。
“两年没抄表,这费用怎么算?”“我家就老两口,用水肯定比人多的要少!”群里讨论热火朝天,质疑声不断。面对这些声音,于樱智没有着急,她把大家的诉求一一记下,反复与自来水公司沟通协调。经过多次商议,终于拿出让各方都满意的方案:按照当月各户用水量的占比核算分摊历史欠费。
问题解决后,网格员于樱智想得更远:“不能每次都这样临时抱佛脚。”在她的提议下,居民们建立了自查自报制度:每月在微信群里“晒”出水表数,推选一位代表统一缴费。住户李婆婆笑着说:“现在缴费简单省事又明了,再也不用担心会有‘糊涂账’了!”
“这面锦旗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兆丰花苑社区党总支书记佘俊芳表示,社区将继续践行“未诉先办”理念,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作“心头大事”来办,用行动诠释担当。
一面锦旗,承载着居民和企业的双重认可。在这个看似普通的水费纠纷调解中,体现了基层网格治理的温度与智慧。网格员用“铁脚板”走出民情地图,用“微信群”搭建沟通桥梁,用“金点子”破解陈年难题,这正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