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萍说案 | 小小“邮票”竟有毒!
发布日期:2025-11-03   来源:政法委浏览次数: 字号:〖


小“邮票”竟有毒!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是台湾作家余光中的那首著名散文诗《乡愁》。在那个车马书信的年代,小小邮票传递着思念和美好的情感,后来邮票渐渐成为收藏品。如今的信息时代,写信寄信渐渐退出我们的生活。 

近几年,一些利益熏心的不法分子,将毒品植入类似邮票的小纸片里,诱惑青少年吸食毒品。小纸片被设计成邮票的形状,边缘有齿轮状,精美图案迎合青少年的喜好,很多中小学生都喜欢。那么,被称作“邮票”的小纸片里,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呢?

犯罪分子植入小纸片里的物质简称LSD,是一种无色无味,半人工合成的生物碱类物质,LSD在我国早已被列入精神药品管制目录,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第三代新型毒品。

LSD毒性极强,是新型毒品摇头丸的三倍,具有强烈的致幻性,几微克就足以让人产生幻觉,因为用量极少,植入纸片后不易察觉,滥用LSD将导致各种不适。第一、伴随持久性知觉视觉障碍,无法辨别颜色,看到物体周围有光晕有轨迹。第二、产生精神障碍,恐惧焦虑,诱发轻生自杀念头;出现严暴力倾向。第三、神经系统受损,记忆力下降,运动失调,步履蹒跚、抽搐,甚至导致全身瘫痪。因此,LSD被认为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毒品,属于司法机关严厉查禁的新型毒品范畴。

狡猾的毒贩子为了躲避打击,方便吸食者携带,将LSD溶剂植入类似邮票的小纸片里,称之为“邮票”。经过乔装打扮“毒邮票”,具有隐蔽性和诱惑性,为数不少的青少年误入歧途。

18岁的女生小楠已经有三年的吸毒史了。高中时,出于好奇心和朋友的怂恿,在酒吧吸食毒邮票,被学校开除。之后小楠夜不归宿,妈妈把她锁在家里,小楠翻窗逃跑。绝望的妈妈报了警,小楠被送到强制戒毒所。

重点大学的硕士生小勇,当初因为患病极其苦闷,即用毒品麻痹自己,首先选择的就是毒邮票,他认为新型毒品危害性相对较弱,自信自制力强,应该不会上瘾。但是,吸毒没有第一次,只有无数次,最终小勇吸食毒邮票而上瘾,根本无力从快感中自拔。

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小沈说,我是跟朋友去酒吧,他说“你看这个东西很好玩儿,能让你开心,要不要试试看”,就这样有了第一次吸食毒邮票。上瘾后时常会看到树木在摇晃,房子就要塌了,还觉得自己会飞,会隐身,汽车开过来也不用躲,经常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在做什么,深陷在幻觉中。那会妈妈生病,在医院陪她,毒瘾犯了,跑去厕所吸食毒邮票,妈妈在打点滴,针头开始回血,回了一整瓶,我却不知道应该做什么……要说后悔,从第一次开始就后悔了,那些日子简直如同地狱般的生活。下了很大决心把毒品戒了,才回归正常。 

特别提醒:青少年要抵御毒品“邮票”的诱惑,就要学会以下三种识别术:

第一、识别“物品”:毒邮票就指甲盖大小的纸片,形

状和大小类似于真实的邮票,但宽度通常不超过一厘米,面积有的只有大拇指盖的三分之一大小,面积小于普通邮票。表面通常会有一层透明薄膜,而真正的邮票没有薄膜。 

第二、识别“人头”:青少年首次吸毒九成来自同学或朋友邀请忽悠,如果有熟人、朋友说要带你去尝试新鲜好玩的事物,一律坚决拒绝。如果有陌生人邀请你,不知道怎么判断的时候,就请想想这句话:“有的人无缘无故走入你的世界,不为别的,就是为了骗你”。

第三、识别“地点”:如果无意间进入了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风险场所,比如酒吧、迪厅、KTV等场所,一定要警惕。如果中途离场上卫生间,回来后没喝完的饮料一定要更换,同时记得注意桌子上及周边有没有花色纸片样的东西,一旦发现务必远离。

第四、误入口中。因为小邮票图案新颖,广受青少年喜爱,有的学生将小邮票放在舌尖上,一伸一缩,向同学展示新款邮票,当成好玩的游戏。这里要提醒未成年人,即便是不含毒品的小邮票,也不要放进嘴里,很不卫生,容易感染细菌病毒,“病从口入”嘛。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联系邮箱:webmaster@czshgl.gov.cn  备案号:苏ICP备05003616号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