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州溧阳溧城街道八字桥村以党建为引领,深耕“精网微格”工程,从精处着手、微处发力、细处夯实,打通连接村—组—户的“毛细血管”,将乡村治理工作延伸到“神经末梢”。
精细网格架构,人员“在格”最优化。
因需制宜吸纳各方力量,细化网格架构,优化队伍构成。按照100户左右的标准,将综合网格细分为15个“微网格”,设立78户党员中心户,每个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群众约6—15户,从而构建“村—网格—微网格—什户长—户”的五级治理体系,让服务和管理更精细。什户长以党员中心户为主体,广泛吸收当地乡贤、热心村民等有精力者担任。目前已有77名普通党员、15名乡贤、26名热心村民加入网格队伍,成为补充力量。网格志愿者们“各显神通”,参与协商议事,为本村经济发展出谋划策50余条,乡贤更是发挥优势,通过送医疗下乡、宣传推介家乡等方式助力八字桥发展。
网格员志愿者与村民在议事亭中“畅谈”
精雕议事载体,议事“到格”灵活化。
因情制宜搭建议事平台,创新议事制度,确保民需民忧收集于平时,解决于及时。在微网格醒目位置张贴网格公示牌,告知网格服务和人员信息及网格问题“码”上报微信小程序。在78户党员中心户门口设置“场院说事桌”,将微网格联络员收集的简单问题实现“开门”就说。建立3个议事亭,商议会办农村医保补登、大病救助信息收集、邻里矛盾纠纷等140余起。建设网格党群直通站和百姓议事堂,作为疑难杂症和沉疴旧疾不出村的“前移关口”。活用会商、会办、会诊议事制度,分层解决急难愁盼事。微网格联络员将普通问题现场“会商”化解,小事不出微网格。对于难题和矛盾,联络员上报网格员“会办”解决,大事不出综合网格。针对疑难杂症,上报至总网格长处进行“会诊”落实。近年来,旧房改造、河道清淤等民生实事得到落实,土地确权纠纷等沉疴旧疾得到解决。
精思惠民良方,服务“满格”特色化。
以“He”文化为主线,将精神滋养和道德教化作为乡村治理的灵魂,作为提升网格工作“精细”水平的有力抓手。将红色文化、乡贤文化、家风文化、荷文化融入治理实践,让“和、合、荷”浸润乡土,滋养乡情,党建元素镶嵌其中,党建文化“红”得耀眼。八字桥读书台、乡贤馆、家风家教示范基地等先后建成使用,举办读书分享、道德模范宣讲等活动183场次,参与人数达9600余人次,老百姓在家门口“修身养性”,润物无声般提升乡风文明,八字桥村也先后荣获“常州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全国文明村镇”等称号。结合网格服务内容,帮助群众累计实现200多件“微心愿”。先后开展“‘莲’沁家风正 粽香飘端午”等主题活动32场,慰问关爱老人600余次,留守儿童200余次,累计荐选100余户廉洁治家标兵。量身定制防范网络诈骗等“网格课堂”学习课件12份,实现与村民教学的“零距离”。通过“我当网格员的一天”,村民与网格员互换身份,以“共情”为桥梁,实现对乡村治理工作的 “共鸣”。
“莲”沁家风正 粽香飘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