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枫桥经验”常州实践,标题改为:群策群力化解矛盾,常州经开区红联村——旧账一朝清,村民解“心结”
发布日期:2023-08-08   来源:政法委浏览次数: 字号:〖

“请帮帮我。”近60岁的赵付兴拿着当年的建房材料和文件,站在横林镇红联村村民调解室外,面色尴尬。

赵付兴要求助的事,村委工作人员大概都有了解:上世纪80年代村里建造并排房时,他和邻居共用一面墙壁。按照当时协议,应该向邻居赵文梅支付400块材料费。由于经济拮据,这笔钱一直没付。同一屋檐下,就因为这400块钱,两家基本断了来往。

30多年过去了,当年那面共用的墙已侵蚀受损,邻居也搬出了老宅。但今年赵付兴准备修缮这块墙壁时,赵文梅一家却出面阻拦,要求他连本带息偿还共两万元的材料费欠账,否则就不让开工。

“老赵你先别急,待会我把赵文梅一家也喊过来,先进来坐下,咱们一起解决。”红联村的值班调解员查栋云先是请赵付兴进屋,又请来赵文梅一家。

在调解室里,两家拿出当时写的协议单,泛黄的纸张颇具年代感,书写格式还是从上往下、从右往左,“你们两家好好谈,一定可以解决。”

“虽说这欠条没有写好约定时间,但400块欠了这么多年,付兴你不厚道啊。”边上有调解员开口,400块钱放到现在确实不等值,建议要补偿一定费用,但两万块钱也明显不妥。商议一个双方都满意的还款额,是解决这桩矛盾的关键。

“大伙儿别急,我们这就联系镇上法律业务专家,肯定维护你们两家的合法权益。”当天为解决这个事,查栋云请来几名跨行业的专业调解员碰头。熟悉行业规定的法律工作者、对村上环境熟悉的网格员、有着化解矛盾纠纷经验的调解员……你一言我一语,厘清了法律关系,确定了初步调解方案。经过调解,两家最终按3000元的价格“谈拢”,两家签字后,气氛逐渐缓和。

在红联村的调解室里,群策群力来推动调解很常见。村上的调解员,由村委工作人员、法律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组成,对村里情况都很熟悉,同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心理沟通能力,会对上门求助的村民悉心解答,提出建议。

红联村地处横林镇中部,制造企业较多,外来人口密集。第一网格共1365人,外来人口900人,各类矛盾纠纷比较频繁。“针对复杂纠纷,仅仅靠一个调解室解决不了。我们会协调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人,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为群众提供优质的矛盾纠纷化解平台。”查栋云说,今年以来,村调解委员会已解决了24起矛盾纠纷,其中包括村上企业与员工间的工伤鉴定、合同纠纷等需法律资质介入的调解。

今年7月,红联村将核酸小屋改造成“法治超市”,为横林外来人员定分止争、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小散弱”问题设立了一线阵地。

记者获悉,“法治超市”设有“点菜单”,提供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解、指引和代办、线上服务等五个大类。群众点选后,将菜单递交回“超市”,也可投放到企业宿舍外设置的采集箱。村干部和调解员们会主动服务、及时销号,让群众遇到纠纷和问题时,可以像去超市买东西一样,快速得到解决。




常州长安网 备案号:苏ICP备05003616号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联系邮箱:webmaster@czshgl.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