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溧阳新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发布日期:2023-09-06 浏览次数:  字号:〖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溧阳新篇章

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新时代溧阳组织工作综述


时间,承载着梦想与奋斗;

实干,镌刻下成就与辉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组织系统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统筹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红色美丽村庄、公务员绩效管理“四大国家级试点”重任,以“红领聚溧”党建总品牌为统领,选干部、配班子,抓基层、打基础,聚人才、促发展,以走在前、做示范的实际行动助推苏南绿色崛起品质城市不断取得新进展、展现新气象。



凝心铸魂  加强政治建设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全市组织系统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的十八大以来,接续开展的党内集中教育层层推进,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经受了全面深刻、直抵灵魂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我市“传承红色基因活动”登上《新闻联播》,《血战塘马》获第十六届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一等奖。

坚持政治学习育强党性、铸牢忠诚。分领域分专题分层次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训,举办市管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示范班、青年干部培训班、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班等重点班次,2019年以来,集中轮训党员24万余人次,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坚持理论武装深入基层、走新走心。创新开展“奋斗者的风景”沉浸式党课、大力推广“树荫下的党课”“庭院党课”等特色课堂。打造“红色印迹云展厅”,上线60处297个红色遗址、党性教育基地,串联33处现场教学点,形成4类6条精品红色教育线路,吸引3万余人次寻访打卡,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提供学思践悟的生动教材。

坚持以学促干指导实践、推动发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组织工作的使命所系、价值所在。探索构建“以学促干、以干检学”常态长效机制,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坚决扛起服务发展的使命担当,开展组织工作助力品质城市攻坚“六大行动”,推动政治建设“凝心铸魂”、干部队伍“担当赋能”、基层党建“强基提质”、人才生态“涵养提升”、组织阵地“固本扩面”和自身建设“全面过硬”,让党旗在“六大品质”和“十项工程”的攻坚最前沿高高飘扬。




强基固本  夯实战斗堡垒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

我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聚焦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不断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市2200多个基层党组织筑起坚如磐石的战斗堡垒,5万余名党员在项目攻坚、改革一线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挑重担、打头阵,“党员代办制”“百姓议事堂”等创新机制暖民心更解民忧,党群阵地标准化建设点亮基层“红色地标”,涌现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正昌集团党委、“全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吕岗华等一批示范标杆。水西村和塘马村被中组部确定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入选数量苏南第一、全省第二。

党建引领聚乡村振兴之势。我市连续5年成为全省“定制村干”培育工程试点市,先后选派123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100余个优质“造血”项目落地生根。启动“红领建功‘113’”工程,建设北山党员创业示范走廊、南山党员带富圈,带动近10万农民在家门口端起“幸福饭碗”。成立常州首个“兴旅助农”网络主播党支部,创新搭建第一书记直播探村平台,累计带货超千万元。依托水西村向外延伸发展,带动建设高品质“红色塘马”,联动全市红色村落共建“薪火同盟发展示范圈”。

组织引导凝新兴领域之力。围绕全市“2+2+X”产业集群,成立全市产业链综合党委,组建新能源、绿色精品钢等“一核两强五特”8条产业链党委,以党建+业务“双螺旋”促进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在正昌、江苏时代、安靠等企业,建成多功能区域化党群服务中心。实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红领聚溧·新心向阳”行动,在外卖送餐、网约车等6个重点领域成立行业党委,建设宝塔湾、燕湖公园恩情坊等龙城红色驿站“旗舰店”,把发展“最活跃地带”打造成党建“最坚强阵地”。

红色引擎提基层治理之能。积极探索区域化党建新模式,分片区建设中心社区“大党委”,推动区域化资源和服务“1+1>2”。推行“一网格一支部一阵地”建设,774个综合网格党组织实现全覆盖。启动村(社区)干部“155”成长计划,梯次化培育兴村头雁、治村强雁、助村雏雁。打造“红色物业·美溧管家”党建品牌,创成金峰新城、燕山南苑等4个省级“红色物业”示范点。创新“全科社工”服务模式,构建起“进一扇门、找一个人、办所有事”基层治理新格局。




选贤任能  建强干部队伍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

我市全面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一体推进干部选育管用工作,紧紧围绕发展需要和中心大局选干部、配班子,锻造了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铁军。溧阳市信访局原局长王颖先后获评全国“最美公务员”、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竹箦派出所获评全国“枫桥派出所”。我市先后入选中组部公务员绩效管理试点(江苏省唯一县级试点单位)、江苏省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联系点。

鲜明用人导向。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健全完善以政治素质为首的“1+X”干部考察评价体系,采用“一表一问一评”政治素质考察模式,切实画准“政治像”。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立足板块发展定位和产业特色,创新差异化考核体系,引导广大干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事察人、依事择人,大力发现、使用在攻坚“六大品质”、奋战“十项工程”中涌现出来的德才兼备、能扛硬活、敢拼敢闯的优秀干部,将干部优势转化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优势。我市获评省政府督查激励总数连续三年位列全省县市区第一,连续四年获评常州市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蓄足源头活水。出台《关于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实施意见》,组织年轻干部专项调研,围绕“政治素质、干事创业、责任担当、持续学习、系统思维和沟通交流”等6项能力,对1051名年轻干部进行个性化评价。全面推行选调生“双导师”培养模式,常态化组织“品质助溧”专题调研。举办5期青干班,339名年轻干部淬火锤炼。发起成立长三角“一地六县”干部教育培训联盟,开展16期品质城市专题实训营,培训干部1000余名。每年选派100名左右年轻干部到急难险重岗位磨砺锻炼,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

突出严管厚爱。出台《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管理实施办法》《关于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兼职和因私出国(境)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等制度,实现干部从严管理全覆盖。开展“一报告两评议”,对61家单位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完成97家单位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对42批次580余人次中层干部进行职数预审,有效提高选人用人规范化水平。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充分释放职级晋升政策红利。广泛开展干部谈心谈话,全面推行干部荣退制度,用好体检、疗养等手段,不断提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广聚英才  打造人才高地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

我市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持续完善生态、平台、计划、服务“四位一体”人才工作格局。连续实施三轮“天目湖英才榜”广聚天下英才,引进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等13家重大科创平台,吸引陈立泉、吴云东、毛明、汪卫华等院士常驻,国家级人才企业时创能源成功上市,我市入选全省首批、全国第二批创新示范县市。

注重“引”,走好产才融合之路。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聚焦“2+2+X”产业集群重点方向,靶向精准引育人才项目。自主培育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3人,入选省“双创团队”3个、“双创人才”28人,获评常州市领军型创新创业项目278个,全市人才总量达15.8万人。赴成渝等地开展“名城名校合作行”主题活动,与35所高校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

悉心“育”,给足创新创业支持。以“大人才观”为引领,累计兑现人才专项资金超2.55亿元。成功举办两届“天目湖英才榜”人才峰会。设立天目湖英才奖,在每年新春第一会上“大张旗鼓”表彰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全市尊才爱才氛围日益浓厚。加强金融支持力度,累计发放“苏科贷”2.4亿元,兑现科技创新券超3000万元。

突出“留”,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深化市镇两级人才服务中心和主题人才会客厅建设,打造集人才地图、数据分析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依托新能源产业人才集聚区,打造锂享新能源人才小镇,累计建成智溧国际人才社区等各类人才公寓2.2万余套。建立天目湖人才绿卡制度,系统集成创新创业、子女入学、品质生活等特色服务,时刻想人才之所想,拿出“真情实意”厚待“真才实学”。

打铁必须自身硬。全市组织系统坚持“严”的基调,弘扬“实”的传统,全面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12字规范,突出“政治过硬”、做对党忠诚的表率,突出“品行过硬”、做公道正派的表率,突出“能力过硬”、做担当作为的表率,突出“作风过硬”、做求真务实的表率,从严治部、从严律己,打造模范部门、过硬队伍。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扬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组织系统必将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忠诚履职尽责、踔厉奋发前行,以实干实绩彰显更大担当作为,为溧阳品质城市攻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联系邮箱:webmaster@czshgl.gov.cn  备案号: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