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墙体出现倾斜,必须马上改造”“改造可以,但不能扩建、不能影响周围邻居采光”......近日,五星街道勤德家园社区组织了一场关于“陆家巷42、44号危房改造”的“援法议事”活动。
勤德家园社区网格员在一次日常巡查中发现位于陆家巷的两间老宅长期不住人,已出现墙体倾斜现象,经认定属于危房,遂联系到房主。得知情况后,两家房主当即决定进行房屋修缮和改造。
但这一行为遭到了周围邻居的反对并投诉到街道,原因是大家对两间老宅的建筑高度有异议。街道受理投诉后,和社区一起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后张贴了《责令停工通知书》。
为更好地保障居住安全、更快地解决群众诉求,勤德家园社区立即启动“援法议事”程序,居民代表、职能部门、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齐参与,为危房改造建言献策。一次次的沟通协商后,两位房主与周围邻居就改造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对原房屋做好标记,改造后房屋北面高度不变,南面高度可以抬高,但最多只能比原始高度高10CM。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场危房改造纠纷终于画上圆满句号。
近年来,钟楼区五星街道积极推进“援法议事”活动与基层治理工作相结合,打造“人人议事厅”“书记谈心长廊”“星愿援法议事工作室”等多个特色品牌,让社会治理现代化跑出“加速度”。
一是建强队伍。坚持多元参与,广泛吸纳党员干部、法律明白人、村居法律顾问、街道“星智库”成员参与“援法议事”活动。发挥网格员对小区“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为居民提供意见反馈、民意调查、政策宣传等“前哨式”服务550余人次。
二是搭建平台。依托现有载体,整合自治协商、人民调解、法律咨询功能,采取“居民提议-多元议事-决策落实”的工作机制,推动“援法议事”向便捷化、专业化、个性化迈进。至今已解决三堡街后备箱集市管理乱、御水华庭小区充电难、蓝天美食街油烟扰民等与民生相关的问题。
三是法润民心。扎实开展“八五普法”,打造“法星民情微课堂”“梦逸普法课堂”,邀请法官、律师聚焦社会热点,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与居民实时互动,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的良好氛围,促进村居向“少讼少访”“无讼无访”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