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州市天宁区坚持系统思维、法治观念、自治强基导向,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基点,以增强群众安全感、获得感、满意度为落脚点,创新“三+”工作模式,聚焦“五治融合”赋能社会治理,不断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走实走深走细。
社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平台
以“党建+”凝聚试点创建“合力”
持续推动党建责任落地落细,从主城区实际出发,建立基层党组织引领社会治理“三张清单”,研究出台《关于建立“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以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共治,其中华利达“平凡人”党建获评全国最佳实践,富强新村“三强三富”工作机制等基层首创经验做法多次亮相中央媒体;进一步推动部门与基层网格结对,调整更新区、镇(街道)两级700余名机关干部为网格联络员,完善“三官一律”进网格和政法系统机关党员干部“下沉一线”长效机制,引导全区政法干警挂钩联系村(社区),常态化开展帮扶解困、法律援助、矛盾调处、法治宣传等工作。
网格员参加防非宣传培训
以“网格+”激活基层治理“末梢”
强化网格治理单元,率先在常州市100%配备城市社区专职网格员,出台专职网格员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制定“1+1”帮带制和巡办分离制,与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合作建立天宁区网格学院,充分发挥网格队伍效能。去年8月至今,全区1600余名专兼职网格员,累计核查城市免疫感知平台推送涉疫人员信息17万余条。推进“网格+N”融合治理,加快推进智慧技防和“雪亮工程”建设,建成100个“平安前哨”工作站,打造新丰苑等8个“智慧社区”,丽华新村等11个“老旧小区治安放心样本”,强化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完善网格智能应用,推动镇(街道)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与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一体化建设。
民情茶座,激发群众投身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
以“服务+”打造基层自治“示范”
逐步建立“收集需求——解决问题——评价反馈”自治组织工作体系,实现100%乡镇(街道)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审核、备案公布和督促落实机制,依托居民微信群,分类形成居民认可的“微公约”,推动形成良性社区生态。加强对全区128家3A以上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积极引导社会组织为特殊群体及时提供关怀和救助,区社会组织发展中心获评“2021年度全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对“民情茶座”“郑能量法治堂”等相对成熟的自治模式加以推广,把点上成效转化为面上实践,形成“居民自治、多层商治、借力共治”的天宁特质,激发群众投身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