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常州市公安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为民、便民、惠民的原则,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走深走实。
今年以来,常州公安扎实开展《全市公安机关服务保障“532”发展战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落实“常安•十大行动”,26项服务举措,助力打造长三角最安全的社会治安环境、最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最舒心的交通出行环境、最优质的公安政务环境、最严格的生态执法环境“五大优商环境”,全力服务保障“532”发展战略。
网上办、就近办
政务服务“提档升级”
打造市、县两级“网办中心”体系,构建服务质效监管、后台集中审批、政务服务热线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安网上服务总枢纽,全流程网上办理91.5万件。构建市局、分局、警种“1+7+N”网上服务体系,提供“一警通”热线全天候智能应答;落实首问负责制,及时流转交办疑难问题,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升群众满意度。
以往,群众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需本人到属地派出所现场办理。现在,依托公安微警务,群众足不出户、掌上申请、电子发证,极大提升了便利度。
打造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级综合服务体系,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实现公安事项统一受理、集中办理,开设“对企综合服务窗口”,涉企业审批事项“一窗受理”;建成49家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办理户政、出入境、车驾管、证明事项等127项业务,真正方便群众“家门口好办事”。今年以来,共办理各类业务47.3万件,满意率99.9%。
护平安、保畅通
交管服务“领跑争先”
建成14家交通事故快速理赔服务中心,处理轻微车损事故3.6万起;在金坛、武进、钟楼“一站式”交通事故服务中心增加人民调解服务,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诉前调解等方式处理事故纠纷8657起。
在理想汽车常州基地试点小客车注册登记预查验,全省率先实现机动车登记上牌“一站办”;新增2家4S店登记服务站,实现进口车带牌销售“零突破”。
深化交通堵点治理,组建100人规模“智慧铁骑”队伍,新增“智联路况诱导屏”“绿波信息发布屏”“创意斑马线”等28处,完成7处堵点“微改造”,“交通健康指数”稳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方阵。新增公共停车泊位9660个,利用老旧小区改造新增停车泊位5013个,64家公共停车场新接入“智慧停车平台”泊位1.39万个,新建成5所学校地下接送中心,全市建成总数达18家。严查严处违法停车29.3万起,实行城管交警联动共管模式,查处乱停车1.5万起,道板违停减少32%。
零距离、零门槛
优秀人才“集聚融入”
实行“先落户后就业”,对于各类人才,简化办理流程,符合条件的当场办结落户。今年以来,市外迁入2.5万余人,办理人才落户、企事业单位聘用人员落户近500人次;创新优化户籍网办服务事项,工作调动、大中专院校录取或毕业、夫妻投靠、父母投靠子女等5类户口迁移,以及跨省开具户籍类证明实现“全国通办”,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业务范围由本省拓宽到长三角,补领、换领业务由长三角拓宽到全国。今年以来,跨省通办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3989人。
建成2家境外人员服务点,常态化提供涉外业务咨询、组织外籍人员社会融合体验等活动。开展涉外单位大走访活动,充分发掘潜在人才,主动宣传引才引智政策措施,走访居留外籍人员555人,人才工作管理部门5家、用人单位191家。在市政务服务中心、高新区、武进区政务服务中心实施外国人工作居留许可“一窗联办”。
清积案、除隐患
护航企业“亮剑铸盾”
对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公安机关雷霆出击、坚决亮剑,全力打击侵犯知识产权、涉企诈骗,为企业追赃挽损,多次获企业感谢信、赠送锦旗。
选派573名民警担任星级企业、专精特新、独角兽瞪羚等重点企业警企联络员,定期开展沟通联系,深入企业开展安防指导、预警提示、防范宣传、精准帮扶;组织开展入企大走访,走访服务企业9813家,协调解决困难诉求4022件,单位内部侵财性案件持续下降。
建成市级“经侦服务站”10家、区级“经侦服务站”“警企e家”7家,为企业开展专题培训20余场次,制作发布防范宣传短视频12部。
建立健全涉企案件快侦快破、挂牌督办、提级审核、异地协作机制,积极探索企业行政合规体系建设,完善轻微违法行为轻罚免罚制度。开展经济犯罪案件受立案改革试点,切实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