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凌晨4点的城市吗?点亮街头第一盏灯的早点摊摊主,首班运行的地铁与公交车司机,清扫街头的环卫工人……他们见过。
而一场疫情,改变了许多。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许多人的生活、工作节奏又再次被打乱,为了守护这座城市,凌晨4点,依旧有他们在岗忙碌身影。隔离点的工作人员、高速道口的志愿者、24小时待命的社工、保障物流通畅的快递员……为了早日从疫情手里赢回普通的生活,他们通宵达旦地努力着——“我们不睡,这座城就更安全一些。”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注定是更加忙碌的。聆听夜幕中,他们与这座城市相守的故事,向所有劳动者致敬。愿疫情过后,所有美好都如约而至。
“总调度”罗近峰:
驻守隔离点,实时“在线”内连外通
“马上又有一波集中隔离人员即将到来,这个时间,正是人特别疲劳犯困的时候,遇到有情绪的人员,大家要好好安抚,并以最快的速度帮他们办理入住。”4月28日凌晨4点,新北区某集中隔离点,又一批转运人员即将到来,副点位长罗近峰再一次叮嘱注意事项,声音中透着疲惫。她的对讲机里不时传出同事的汇报,一旦有问题,会立刻进行各种协调。“凌晨接收转运人员,已经是我们这一个多月里的常态化工作了。”
罗近峰是新北区新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当前,新北区各集中隔离点采取各医疗机构“包干制”模式驻点管理。作为副点位长,这是罗近峰第三次入驻该点。“和前两次不同,这次的工作强度和压力是前所未有的。”罗近峰说,从3月13日凌晨至今,她已入驻40多天。
“总调度”不好当。罗峰说,“接转频次高、入住人员杂、人员需求多,是本轮疫情隔离点面临的主要压力。”罗近峰说,隔离点从婴幼儿到高龄老人都有,甚至还包括一部分患病特殊人群,因此医疗处置要求特别多。她要做的,就是内连外通。此前,有一名6个月大的婴儿,因发烧不退需要进行转诊治疗,从汇报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进行转诊对接,到确定医护跟车陪检,以及后期进度跟踪,她都必须实时“在线”跟踪衔接。“我就一个手机,一天至少要充3次电。”罗近峰笑着说。
正常来说,隔离酒店班组实行月度轮岗制,但是由于本轮疫情外部核酸检测压力也非常大,换岗人员都需要隔离,为了应对人手紧缺,大家都没有换岗。“谁都不是铁人,所以我们通过轮班合理调节,在24小时待命的状态下,保证能有休息时间。”
这么多天里,让罗近峰最放心不下的,是家中70多岁的老母亲。由于母亲曾动过脑瘤手术,特别依赖女儿。驻点这么多天,只要有空,罗近峰就会给妈妈拨去视频电话。“等结束战斗完成隔离,我就回家做你爱吃的,好好陪你……”罗近峰在电话里向母亲承诺道。
“守门员”吴汉江:
查验高速口,确保“人车”不漏不掉
4月26日凌晨2时许,城市已进入梦乡,沪蓉高速薛家收费站卡口,冷风带着细雨,叭嗒叭嗒地打在吴汉江的雨衣、帽檐上。
“您好,请出示您的二码和电子通行证。”扯着已经略显嘶哑的嗓子,“全副武装”的吴汉江指挥着刚下高速的汽车按序前行,问好、测温、扫码、引导,工作内容简单、重复,但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吴汉江今年40岁,是新北区薛家镇政法和社会综合治理局副局长。从4月6日起,他就来到这个高速道口,与同事们一起牢守常州“北大门”。
夜已深,薛家道口查验点依旧灯火通明。这个道口的来往车流量较大,其中不少为大货车。吴汉江和同事们在车队中穿梭,各负其责,每个环节都扎扎实实,确保不漏一车、不漏一人。
货车很高,四周都是发动机轰鸣声,志愿者们经常需要隔着防护服,仰头高声和司机喊话,不少防疫人员的声音已经有些沙哑。吴汉江却笑说,“虽然嗓子吃不消,但这些天下来,倒是治好了自己的颈椎病。”
指针指向凌晨4点,又是一个不眠夜,按照24小时“三班倒”,吴汉江要从凌晨一直持续工作到次日上午8点,为了保障在这一时间段有效工作,困了他就泡一包速溶咖啡提神。这一晚吴汉江和“战友”们共完成车辆检查268辆、人员检查305人,劝返车辆56辆。
天微亮,到换班时间了,吴汉江安排完工作,还特意交代前来替班的同事,“适当做点运动,不然会跟我一样,腿疼。”
“24小时网格员”赵义仁:
管好“格中事”,克服瞌睡保障核酸
“在常州生活了16年,是疫情带我见识了不一样的常州。”回想起凌晨三四点的常州,三井街道国宾社区的社工赵义仁感叹道。而令他印象最深刻的,则是每到凌晨,总也贴不完的试管和叫不醒的“队友”。
本轮疫情以来,赵义仁一直驻扎在社区开展各项防疫工作。他所在的国宾社区下辖4个小区,有居民8000多人。而他负责的核酸检测点位是九龙仓国宾一号小区24-34栋,共有居民4500人,是整个社区3个点位中人数最多的一个。
每天走3万多步是近期的日常。作为点位长,他每天凌晨4点就要去接医生,领物资,然后回到点位分配工作。白天除了维持核酸检测正常运行,还要关注自己网格里的居民信息跟踪。“电话基本都不会断,刚放下来又响了。”赵义仁说,尤其在全市静态化管理的6天时间里,每晚忙完之后,还要和小伙伴们一起给核酸试管贴标签,大家经常贴着贴着就打瞌睡,贴完睡上一两个小时,又要拉上同事去开始下一轮核酸检测工作了。
赵义仁说,和他搭档去接医生的是一位“98年”的社工,每次凌晨3点多去叫他起床,都要叫上好多遍才能叫醒。“出门去领物资的路上,没人也没车,空旷的街道和平时的热闹反差特别大,现在想来还是很有感触的。”
近日,防疫工作和复工复产都要顾及,刚从核酸点位上脱身不久的赵义仁又快速投入到了培训机构恢复线下教学的前期检查和准备中。
“接车员”宋大成:
每隔20分钟一趟,保证快递入常派送
收到信息,立马跑出简易帐篷,夜幕中,宋大成熟练地拿起登记单,准备好消杀工具,4月27日凌晨3点半,罗墅湾道口前,一辆中通快递车缓缓驶来,这是这一夜宋大成接的第7辆车。
宋大成是中通快递常州分公司市场部经理。每天晚上在高速出口值班,每晚轮值6小时,平均20分钟接一趟车,吃住都在公司,是这一个多月里宋大成的工作状态。
“我从上个月疫情开始就没回过家。”宋大成说,最难忘的是前几日夜里,常州下暴雨,因为风大雨大,打伞不方便,所以每每接完一趟车,衣服就被雨水浇个湿透,只能换身衣服接着再去,一晚上忙下来,衣服换了好几身。
近期,中通快递常州分拨中心每日进出的快递有80余万件,较平时多了10万件。为了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措施,从车辆到达常州高速口开始,就要经过接车登记、整车消杀、物流园区二次消杀、快递单件消杀等一系列防疫环节,因此工作量相较平时增加了很多。“以前我们是两班制,下午都是休息的,现在24小时连轴转,员工都吃住在公司,实行闭环管理,定期组织核酸,为的就是保证入常快递的运输和派件效率。”宋大成说。
本报记者:尹梦真 吴燕翎 侯正萍 徐蕾 文 张海韵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