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委政法委:激活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点亮”人民群众幸福生活
发布日期:2021-12-29 浏览次数:  字号:〖

12月13日,武进区委政法委发布《关于对全区18个区域社会治理创新重点项目实行以奖代补的通知》,对区社治中心、洛阳镇等单位牵头开展的18个区域社会治理创新重点项目进行评比,评出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优秀奖8个,实行以奖代补,鼓励获奖项目进一步深化,提炼出在全区可学可用可推广的经验。

重点项目速递

“五聚”网格品牌工程打造

区社治中心坚持“实战、实用、实效”导向,打造“五聚”品牌。聚焦强基础,集成管理更精细,网格清单全面清理,网格划分科学调整,平安前哨全面建成;聚焦强服务,助力发展更精心,部署专属网格平安创建,为“532”战略实施保驾护航;聚焦提效应,网格影响更突显,创新设置网格巡防点和公示牌,一网同心一体化宣传扩面成效显著;聚焦优机制,提质增效更精准,考核体系更趋完善,联办会办化解疑难工单;聚焦强监管,协同共治更精密,创新开发农村宅基地管理模块、农机安全监管模块,实现“网格+监管”模式创新。

“文明分”引领“文明风”

洛阳镇马鞍村借鉴武进区积分入学制度等,建立了马鞍村积分治理制度,响应德治教化主体,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大平台上,充分展现了以“文明分”换“文明风”的治理效能。积分考核条款紧紧围绕环境整治、遵纪守法、志愿服务等内容设置,将过去老百姓认为与自身无关的社会治理工作转化为积分条款,老百姓通过执行积分条款获得积分,并以存折形式进行记录。每半年一次凭积分到新时代文明积分超市兑换等价实物或美发服务等,切实提升老百姓参与社会治理的获得感。

探索城市社区基层治理“131星模式”

湖塘镇将星河社区作为城市社区基层治理试点,探索形成了“131星模式”,即“一核三联一融合”。“一核”,指强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三联”,以社区党员为代表的先锋网格员队伍、以社区民警为代表的治理网格员队伍和以社区物业为代表的服务网格员队伍,三支队伍共联共治,构成全方位、多层次、精准化的网格化治理体系;“一融合”,融合其他包含业主、志愿者等多方社区共治力量资源。

打造美丽乡村“六治”模式

湟里镇围绕乡村振兴重大命题, 巧妙借力“最美西墅” 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推进村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探索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的“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共治”六治融合模式,成功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新“七心”服务,完善自治机制,拓展宣传阵地,建设智慧村庄,村企结对共建,实现共治共享。

聚新家园智慧警网融合工作平台建设

西湖街道聚新家园社区紧抓武进最大的安置社区实情,智能化推动“警网融合”,开发社区“云”作战场景,打造警网联动一站式指挥中心,数字化纳管重点人员、房屋、车辆,做好信息联采、警情联处、矛盾联调、隐患联排、防范联宣“五联”工作,实现要素采集全面覆盖、安全隐患有效整改、警情纠纷大幅下降。

武进党建“红盟矩阵”

区委组织部通过党建联建共建,由机关、乡镇、街道、园区、国企牵头,联结各行各业、各领域的党组织,构建全域党建红色联盟矩阵。截至目前,武进区已建成各类“红盟”近40家。

矛盾化解“三分三定法”在全区推广

由区司法局牵头,武进国家高新区东庄社区“老崔书记工作室”的“三分三定”工作法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开展调研摸底、组织试点先行、有序组织推广等措施,在区域范围内有效提升了服务效率。

小微水体河长制“共建共治共享机制”

区水利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密切联系群众力量,逐步建立起“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充分发挥相关部门业务专长,加强部门之间的共建共治共享;充分发挥民间河长制度优势,加强部门与群众间的共建共治共享,小微水体河长制社会美誉度得到进一步增强。

“小庭大院”打造“五级调解网络”

前黄镇以多元化的阵地融合、专业化的党建融合、点单式的服务融合,建强组织架构、打造品牌矩阵、凝聚人员合力,确保矛盾纠纷排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切实增强各级调解组织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校地共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南夏墅街道于今年5月与常州市社会治理学院、常州大学合作共建,探索流动人口中“5式”管理,政、企、社三方联建,培育“孵化”,助推企业产业和乡村振兴发展,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奖代补名单直达

2021 年度武进区域社会治理创新重点项目

以奖代补名单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联系邮箱:webmaster@czshgl.gov.cn  备案号: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