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江苏㊲|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
发布日期:2021-05-17   来源:政法委浏览次数: 字号:〖

第八章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

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

1987年10月,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要求加快和深化改革。党的十三大后,省委召开七届六次全委会,提出以大力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优化经济结构,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经济运行中一些周期性的问题开始出现,再加上长期积累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整个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系列不稳定和不协调的问题。1984年下半年以后,一些地方出现了单纯追求发展速度和在改革与建设方面急于求成的倾向。经济生活中一些矛盾也相当尖锐,经济过热,需求膨胀,物价上涨幅度较大,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市场抢购风潮。

1988年9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作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这是对近年来经济过热所造成的总量失衡的一次调整。江苏省委随即先后召开工作会议和七届七次全委扩大会,传达贯彻中央精神,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突出工作重点,坚决治理经济环境,大力整顿经济秩序,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从1988年第四季度开始,江苏贯彻执行中央的治理整顿方针,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严格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大力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严格控制信贷规模,整顿各类公司,积极发展农业,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集中力量治热、治胀、治乱。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到1990年底,治理整顿取得了明显成效,整个经济朝好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是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城乡市场趋于正常。按照“控制水平、调整结构、大力治乱”的要求,强化了物价管理,既保持了城乡市场基本稳定,又适时调整了一批不合理的价格,省内市场逐步复苏;

二是工业生产逐步回升,产品结构有所调整。在市场疲软、资金紧缺、效益下降的情况下,各级政府狠抓了产品结构调整,一批消耗高、质量差、无销路的产品停产转产;

三是过大的基本建设规模得到控制,社会供求总量趋于平衡,并按照产业政策的要求,努力改善投资结构,保持投资规模适度增长;

四是出口创汇持续增长,利用外资进度加快,坚持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1990年外贸商品收购额比上年增长30.2%,外贸出口增长20.9%,全年利用外资比上年增长14.6%。

治理整顿不仅初步整顿了经济秩序,关、停、并、转了一批公司,而且打击了违法违纪、贪污受贿,乱收费、乱涨价、乱罚款等错误现象也得到了整顿。到1991年,江苏基本完成了治理整顿的任务。

在治理整顿期间,全省的改革开放并没有停顿,部分领域还在深化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农村在巩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开展了乡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流通体制改革。1987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有计划建立农村改革实验区的要求,经中央有关部门同意,将苏南的无锡县、吴县和常熟市分别列为全国农村改革实验区,开始了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试验。通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试验,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改革方面,包括土地制度建设、农业资金积累机制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组织程度等,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实践经验。

企业改革方面,进一步推行和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并采取一系列改善外部环境、转换内部机制的措施,扩大股份制、租赁制和组建企业集团的试点。围绕“既要稳定物价,又要振兴经济”的指导思想,逐步推进价格体系改革。工业生产资料普遍实行双轨制,对部分重要品种实行最高限价,一些品种的“双轨制”价格开始并轨。放开了绝大部分工业消费品和农副产品价格,部分基础产品价格和一些收费标准也适时进行了调整。1992年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比重,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达85%,生产资料销售中达95%。

与此同时,金融体制改革也稳步推进。根据中央部署,1984年8月11日起,人民银行实行政企分开,并分设工商银行。机构分设后,省、市人民银行为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国家机关,负责协调、指导、监督、检查省和市的各专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从1985年起,实行“统一计划、划分资金、自主经营、相互融通”的资金管理体制。1986年9月14日,经国家体改委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苏州、无锡两市同常州市一样,成为全国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城市。经过几年的探索与改革,江苏逐步建立了以人民银行为领导、各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新体制。至1990年,全省共有各种形式的金融机构8414个,其中新设置的金融机构274个,包括城市信用社142个,信托投资公司73个。在强化中央银行宏观控制、推行专业银行内部经营机制改革、培育金融市场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增强了金融企业的经营活力和自我约束力,发挥了利率、汇率等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

从1981年到1990年的改革开放十年中,全省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改革和发展相互促进,提前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特别是“七五”期间,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业基本稳定,工业特别是乡镇工业发展较快。全省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8.4%,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7.6%,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4%,财政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

1990年8月,省委召开工作会议,深入分析江苏经济形势,要求把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把工作重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和加快对外开放上来。1991年2月,省委召开八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提出了江苏今后的奋斗目标: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努力把江苏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小康、社会文明的省份。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联系邮箱:webmaster@czshgl.gov.cn  备案号: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