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江苏⑨ | 八路军南下和新四军东进北上
发布日期:2021-05-08   来源:政法委浏览次数: 字号:〖

第三章

在抗日斗争的烽火中发展壮大

八路军南下和新四军东进北上

1938年12月,山东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南下微山湖西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苏鲁豫支队首战丰县崔庄、韩庄,毙伤俘伪军800余人,声威大震。经过半年多的英勇奋战,苏鲁豫支队发展到8000余人。1939年5月,中共山东分局根据湖西抗日根据地蓬勃发展的形势,成立苏鲁豫区党委。在区党委领导下,湖西地区普遍建立了工、农、青、妇各类抗日团体,并在保持与国民党县级政权统战关系前提下,着手建立区级抗日民主政权。

八路军苏鲁豫支队第四支队部分干部在微山湖西根据地的合影 资料图片

1938年8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撤销以后,在徐州东南地区成立中共苏皖特委。苏皖特委在调整组织、发展党员的同时,加强对抗日游击战争的领导,在邳(邳县)、睢(睢宁)、铜(铜山)等地组建了抗日武装。1938年12月,八路军山东纵队在邳北铁佛寺组建陇海南进游击支队,帮助苏皖特委开辟徐海敌后战场。1939年上半年,支队多次袭击日军据点,连续取得宿羊山、官湖、邳县县城、铁佛寺等战斗的胜利。1939年4月下旬,八路军陇海南进游击支队组成先遣第一梯队南下开辟新区。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援助下,第一梯队向睢宁古邳、魏集,宿迁皂河等地日伪军据点发起攻击,予敌以有力打击,初步打开了徐州东南地区的抗战局面。与此同时,陇海南进游击支队还和苏皖特委一道,积极开辟淮海地区。淮海地区驻有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第八十九军主力。陇海南进游击支队依靠人民群众的帮助,挫败了顽固派的“清剿”,扩大了游击活动区域,建立了群众游击武装,为八路军主力进军淮海坚守了前哨阵地。陇海南进游击支队也由最初的数百人,猛增至七八千人。

1939年后,国民党当局对外妥协、对内反共的倾向明显增长,对八路军、新四军进行限制。1939年底,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来到华中,他连续召开三次中原局会议,研究华中抗战的突破方向。会议经过充分讨论,明确提出“有大发展希望的地区是江苏北部”,应集中最大力量向这方面发展,并建议中央派八路军主力部队南下,协同北上的新四军,共同开辟苏北。这个建议很快得到中共中央的认可和批准。

1940年3月,蒋介石部署重兵,向八路军、新四军力量薄弱的淮河流域发起大规模进攻。遵照党中央指示,黄克诚率八路军第二纵队主力1.2万人,南下增援华中。

八路军主力一部南下增援华中 资料图片

1940年8月7日,黄克诚率部到达皖东北地区。16日,中原局决定将该地区的八路军、新四军统一合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下辖3个支队,共2万余人,黄克诚任司令兼政委,执行向苏北发展的任务。八九月间,八路军第五纵队及中共苏皖边区党委机关离开皖东北,相继进军苏北淮海地区。在各级党组织的配合下,八路军分兵发动和组织群众,打击日伪势力,迅速打开了苏北抗日局面。

1940年7月,黄克诚率八路军第五纵队由津浦路西来到皖东北,八路军、新四军在皖东北会合。前排右起:刘瑞龙、黄克诚、韦国清、韩振纪、郭树声、常玉青。资料图片

苏皖边区党委于1940年9月中旬在沭阳钱集召开淮海地区士绅座谈会和各界代表会议,共商抗日大计,并成立淮海区专员公署。不久,淮海区普遍建立了县、区两级抗日民主政权。在苏北抗日局面蓬勃发展之时,顽固派韩德勤制订“先南后北”的计划,妄图先集中主力消灭苏中黄桥的新四军,然后移兵北上,驱逐南下的八路军。10月上旬,当韩军大举进攻苏中新四军时,八路军第五纵队立即南下,在涟水境内突破韩军盐河、废黄河防线,相继攻克佃湖、东沟、阜宁、盐城等地,开辟了盐阜抗日根据地,从战略上有力地配合了新四军在苏中的反磨擦斗争。

1939年5月,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在安徽庐江东汤池成立,张云逸兼任指挥,徐海东、罗炳辉任副指挥。七八月间,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派第五支队东进,担负开辟津浦路东苏皖边区的任务。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亦派苏皖支队渡江北上,与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协同作战,在仪征一带不断击退进犯的日军,初步打开了津浦路东地区的抗战局面。1940年2月,新四军第五支队和苏皖支队在盱眙半塔集击败韩德勤部的大举进攻,建立了以盱眙半塔集为中心的皖东抗日根据地。不久,刘少奇、张云逸等人率中原局和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移驻盱眙大田郢。七八月间,新四军连续打破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和日伪军的重兵“扫荡”,开辟了淮宝地区,使淮南、淮北、苏中、苏北连成一片。9月,日伪军出动万余兵力,占领盱眙、来安县城。新四军在地方党组织、政府和群众援助下,历时12天,作战65次,毙伤日伪军600余人,粉碎了日伪军的大“扫荡”,淮南路东抗日根据地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在刘少奇亲自指导下,淮南路东地区普遍建立了县、区、乡各级党组织,全区性的政权机构路东联防办事处和联防司令部也于1940年4月18日宣告成立。联防办事处领导开展了群众减租减息运动,取消国民党的苛捐杂税,实行合理负担、征收公粮等经济政策。同时县、区、乡武装和自卫队迅速发展,工、农、青、妇等抗日团体普遍建立。路东地区已形成拥有百万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其执政实践为华中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提供了新鲜经验。

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是八路军和新四军共同完成的。中共皖东北特别支部书记江上青利用和国民党安徽省第六行政专署专员兼保安司令盛子瑾的统战关系,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培养了一大批抗日骨干。后江上青遭反动地主武装袭击,壮烈牺牲。1939年3月,八路军苏鲁豫支队主力由微山湖西地区南下,开展皖东北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予日伪军以沉重打击。12月,中原局决定,将皖东北地区划归新四军游击支队领导,并将皖东北地区的新四军部队合编为第四总队,张爱萍任总队长兼政委。1939年底,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盛子瑾迫于国民党顽固派的压力,合作抗日的决心开始动摇。盛子瑾出走以后,共产党独立自主地担负起领导皖东北抗战的重任。

八路军新四军驻皖东北办事处张塘(今泗洪县境内)旧址 资料图片

1940年3月18日,淮北苏皖边区军政委员会成立,刘瑞龙任书记,统一领导该地区党组织和民运、统战等工作。24日,皖东北抗日民主政权和皖东北保安司令部成立。4月底,刘少奇来到皖东北地区,亲自指导根据地建设工作。他在泗洪县朱湖作的题为《在敌后怎样建立民主的抗日根据地》的报告,为皖东北根据地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刘少奇还直接领导了皖东北地区这一时期的反“扫荡”、反磨擦斗争。5月,两次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各部击退国民党顽固派王光夏部的进犯。6月,领导苏鲁豫支队击败日伪军对苏皖边区党委驻地水牛冲的偷袭。

反“扫荡”、反磨擦斗争的胜利,保证了皖东北根据地各项建设工作的开展。在八路军第五纵队有力支持下,至9月,该地区已建立起5个县、16个区、104个乡的抗日民主政权。

苏南新四军在遭到国民党顽固派严格限制的情况下,分兵开辟苏中敌后战场。1939年11月,新四军挺进纵队和苏皖支队进入苏北,分别活动于大运河以东的江都和大运河以西的仪征、天长、六合等地。当时苏北的四种军事力量中,日军最强,韩德勤次之,盘踞泰州的地方实力派李明扬、李长江(两李分别担任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和陈泰运(国民政府财政部税警总团团长)第三,新四军最弱。陈毅深入调查研究,利用各派军事力量之间的矛盾,确定了“击敌、联李、孤韩”的方针。陈毅亲赴泰州拜访二李,阐明新四军团结抗战的方针,并对二李给予实际帮助。尽管二李受到韩德勤反共政策的制约,对新四军的态度有所保留,但两军之间合作抗日的关系不断发展。

1940年5月,两李在韩德勤唆使下进攻在郭村休整的新四军挺进纵队。挺进纵队在苏皖支队援助下粉碎其进攻,并反击至泰州城下。陈毅星夜渡江赶到郭村处理善后事宜,表达新四军“互助互让,共同发展”的诚意,使两李继续保持中立,不为韩德勤所利用。7月下旬,陈毅、粟裕率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移师江北,与挺进纵队和苏皖支队会合。苏中新四军部队统一整编为3个纵队,下辖9个团共7000余人。两李部队让开道路,新四军挥戈东进泰兴黄桥,全歼黄桥国民党江苏省保安4旅何克谦部。新四军进驻黄桥后不久,成立了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管文蔚、陈同生分别任正、副主任。同时委派了泰县、如皋、靖江、泰兴等县的县长。9月,中共苏北区委员会成立,陈毅、陈丕显分别担任正、副书记,对苏中地区的党组织实行统一领导,党的工作由秘密转为公开。在新四军帮助下,苏北区党委在黄桥及其周围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发展地方武装,实行减租减息,废除苛捐杂税。

韩德勤继续实施反共政策,先后调集26个团共3.5万兵力,大举进犯黄桥地区。在双方兵力悬殊的情况下,陈毅、粟裕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果断决策,争取李明扬、李长江中立,部署黄桥决战。9月6日,取得营溪战斗胜利,9月13日取得姜堰战斗胜利。10月3日至6日,又以一部兵力守卫黄桥、大部兵力实施突击的战术,出奇制胜,重创顽第八十九军和独立六旅,消灭韩军1.1万人,并乘胜连下海安、东台,直逼兴化,取得黄桥战役胜利。10月10日,新四军追击部队与八路军南下增援部队在东台白驹、刘庄一线会师。刘少奇亦率中原局机关进驻苏北。此后,为了阻止韩德勤部的反共活动,八路军、新四军又发起曹甸反顽战役,进一步削弱了苏北的反共势力。

黄桥决战中新四军在八字桥阻击敌人进攻 资料图片

黄桥决战胜利后,新四军成为苏中抗战的主导力量。在陈毅领导下,新四军以团结抗战、保卫群众利益为目的,创造性地做好各阶层和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陈毅亲自联络、造访当地著名士绅朱履先、韩国钧等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在通(南通)、如(如皋)、海(海安)、启(启东)地区,新四军通过和平协商,在保留国民党江苏省第四专署机构的同时,委派新县长,成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府,使这一地区和平转化为抗日根据地。

1940年11月15日,苏北临时参政会在海安召开,14个县381名代表出席。会议讨论通过了施政纲领,选举韩国钧为名誉议长,黄逸峰为议长,并通过成立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的议案,选举管文蔚为主任。参政会的召开,标志着苏中抗日根据地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此外,陇海铁路以北赣榆县全境和东海县大部地区,属于八路军开辟的滨海根据地的一部分。至此,江苏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创建基本完成。

来源 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著 《中共江苏地方简史》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联系邮箱:webmaster@czshgl.gov.cn  备案号: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