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区)法学会、各研究会,各有关单位:
现将《常州市法学会2018年度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根据各地、各部门实际情况贯彻落实。
附:常州市法学会2018年度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要点
常州市法学会
2019年1月9日
附:
常州市法学会2018年度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要点
今年以来,在市委政法委和省法学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社科联等业务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常州市法学会紧紧围绕“繁荣法学研究、推进法治建设”这一主题,以开展法学研究为抓手,以深化法治宣传和夯实基层基础为突破,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一定进展。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法学研究内容丰富
1、举办首届“常州基层法治论坛”。联合市法治办、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以“新时代背景下常州基层法治的现状与展望”为主题,征集论文80余篇,评选出等级奖20个和组织奖3个,开展了论文交流并汇编成册;
2、开展“新时代基层治理法治化发展”论文征集活动。与市法治办共同征集论文119篇,评选出等级奖15个并择优上报省法治办供决策参考;
3、举办首届“跨学科背景下的法学研究”学术论坛。联合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以“三治合一的基层治理体系”为研讨视角,以“增进法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知识互动”为研讨目标,共议应用法学的跨学科研究范式;
4、征集“第十五届长三角法学论坛”论文。以“城乡融合发展法治保障”为主题共征集论文120余篇,选送40余篇参加论坛,获三等奖1个、优秀论文奖2个,市法学会获优秀组织奖;
5、开展“改革开放四十年与县域法治政府建设”征文活动。与市法治办、市政府法制办联合开展论文征集,目前已搜集论文50余篇,正组成评委会进行论文评审;
6、举办第二届“常州基层法治论坛”。联合常州市中级法院、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常州司法的现状与展望” 为主题开展论文征集,共收到全市立法、司法及行政执法机关人员、基层法治工作者和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提交的论文70余篇,经评委会评审,最终确定获奖优秀论文奖31名;
7、参与“第十三届中国法学家论坛”、“ 第十三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检察工作”主题征文等中国法学会征文活动,汇总上报论文270余篇;
8、组织会员参加省社科界第12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市第8届学术大会,申报市第15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市第14届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结项,多部(篇)专著(论文)项成果获奖。
二、法治宣传形式多样
9、指导小微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中心开展工作。小微中心坚持为小微企业、创业大学生、产业孵化器、创业残障人群等提供公益法律服务,今年以来与370余家小微企业签定云服务协议,开展线上线下咨询服务与疑难解答4900余次,为创业者提供企业设立咨询 630余次,开展法律风险防范讲座50余次,为3家众创空间500余户小微企业进行“法律体检”,举办大学生创业沙龙20余次、受众3000余人,免费出具律师函124件,为小微企业追回货款800余万元。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光辉亲赴现场调研指导,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曹佳中批示要求市级双创平台主动对接小微中心、完善工作职能。
10、举办“双百”活动。与市司法局共同商定“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计划,全年共举办6场大型法治宣讲专题报告会,基层举办各类报告会、讲座、讲堂等活动220余场,受众15余万人次;
11、开展暑期大学生法治宣传社会实践活动。与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商议确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选题,组成法治宣传、社会调查小分队5支,开展社区、农村、企业宣传活动20余次,形成法治宣传社会调查报告7篇;
12、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与有关部门共同开展“爱祖国、学法律、创和谐”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共同组织“平安(法治)送法下基层报告会”、“益青春@志愿社区行”公益活动、“服务企业用工春风行动”、“翰墨迎春 法润龙城”专题法治宣传活动等160余场;
13、参与诚信体系建设。组织行政法研究会、企业法研究会为政府设立公职律师、企业聘任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支撑,全年发展公职律师、企业总法律顾问20余人入会,举办讲座、组织研讨、开展培训、征求意见等70余次,促进政府依法诚信管理、企业依法诚信经营。
三、基层基础不断夯实
14、成立基层法治研究会。秘书处设在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新增一线会员70余人,今年已合作完成产学研项目20余项;
15、成立法治文化研究会。由法律、宣传、文化界人士发起,秘书处设在中新社常州支社,目前场地、人员、经费均已落实,并已拟定2019年开展企业法治文化建设主题系列活动;
16、指导武进区法学会、刑法刑诉法研究会完成换届;
17、推荐市委法律专家库候选人。经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推荐,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王永利教授被聘为市委法律顾问,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赵美珍教授、河海大学法律与政策研究所所长赵蓉副教授被聘为市委法律专家库成员;
18、继续加强阵地建设。《常州法学》杂志全年出刊4期,保持与70多个省、市进行刊物交流;依托常州长安网的《常州法学会》网站全年发布学会信息100余条,实现重要文件全部上网、电子刊物全部上网;《法学信息》简报和《法学内参》简报正常刊发;
19、通过了市民政、社科联、文广新等部门的社会组织年检和内刊准印证年审,参加了社会组织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社科类社会组织培训班,提升学会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
20、被市社科联评为“常州市2017年度十大标兵社团”。
回顾全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很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具体体现在:学会秘书处对下属各研究会和学会的指导还不够深入具体;服务会员的方法和手段还不够全面及切合实际;开展活动时的思路和操作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创新;与横向部门间的合作还可以更加广泛和深入,等等。究其原因,有些是因为对政法各部门的年度重点工作了解不够钻研不透、有些是因为发动研究会和骨干会员的力度还不够、有些是因为服务基层、服务会员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这些问题,都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来逐步完善和解决。
2019年常州市法学会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在市委政法委和省法学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繁荣法学研究、推进法治建设”这一主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提高法学研究能力为核心,以增强影响力和凝聚力为导向,以完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为保障,推动法学研究、法律服务、法治宣传、人才培养、自身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围绕中心工作推动法学研究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开展“双百”活动、国情报告会、讲座培训,适时组织会员进行市情、省情考察和专题调研;
2、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围绕“种好幸福树、建好明星城”进程中的热点难点开展重点研究,聚焦司法体制改革、法治政府建设、网络法治、大气污染、食品安全等领域开展法学研讨,争取订单课题,尝试构建研究会、实务部门和专家学者围绕重大专项课题的合作研究机制;
3、组织参加中国青年法学论坛、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长三角法学论坛、8省市法学会工作论坛等各级各类学术论坛,协调各方力量重点办好“常州基层法治论坛”,举办2-3次法律实务征文研讨活动,向中国法学会、省法学会选送优秀调研成果;
4、健全完善“研究成果和对策建议收集应用反馈系统”,及时将优秀成果报送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建立网上成果库;
二、结合本地实际开展法律服务
5、继续加强对法治城市建设具体问题的研究,以动态、专报、信息等形式及时报送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推动更多研究成果进入到决策层、应用到法律实践中;
6、继续加强《宪法》、《物权法》、新刑诉法、新民诉法及劳动保障、环境保护、治安管理、城市建设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组织会员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法治宣讲活动,继续开展“爱祖国、学法律、创和谐”青少年普法活动和青少年“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
7、继续组织协调下属各研究会开展公益性法律服务,组织会员提供法律援助、开展法律咨询、宣传法律法规、成立社会组织;
8、继续完善小微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公益服务平台建设,帮助企业防范化解各类法律风险、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健康发展;
三、着眼自身发展加强基础建设
9、召开市法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和领导班子,确定今后五年工作思路,表彰学会先进和优秀会员;
10、加强研究会和县级法学会建设,完善县级法学会与所属研究会工作联动机制,以学术交流、学习考察、结对互动等形式,用研究会的工作带动县级法学会的活跃,尝试年终工作点评报告制度;
11、加深与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的合作,在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动法治常州建设上多出成果。加强法学和法律人才队伍建设,选树举荐优秀人才、不断壮大会员队伍,充分发挥“智囊团”作用;
12、继续办好《常州法学》杂志、《法学信息》和《法学内参》简报,完善《常州市法学会》网页,及时发布重要动态和研究成果;
13、继续完善会长办公会、专业学会管理、学术活动、会员管理等方面规章制度,在司法、执法、高校、律师界和企事业单位不断发展新会员,坚持依法依章办会、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