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司法行政机关发挥职能作用,服务和保障民营经济发展
释放法治红利助力民企发展(法治进行时)
“企业对于法定节假日员工的待遇问题,应如何处理?”“涉及住房公积金缴付,企业面临哪些常见的法律风险点?”……日前,在江苏常州市非公经济法治护航中心举办的法治讲堂上,民营企业负责人不时提出自己关心的法律问题。
“今年,这样的法治互动每个周末都有。”参与法治讲堂授课的章进律师介绍说,民营企业家对法治讲堂兴趣非常浓厚,一方面通过现场解疑释惑,促进民营企业依法规范经营,另一方面针对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提示,很受欢迎。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司法行政机关如何发挥职能作用,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近日,记者前往常州进行了采访。
法律服务团解了燃眉之急
化解法律难题,促进企业依法管理
“法律服务团解了公司燃眉之急!”见到常州法律服务团的工作人员,常州市某民营企业知识产权部经理张跃和同事们不断表示感谢:“终审总算是翻身了,7类核心商标保住了!”
原来,该民营企业由于前期疏于防范,一度陷入了商标纠纷的泥沼。“前些年,我们的产品注重国外市场的拓展,对于另一企业在国内抢注商标的行为没有充分重视,没想到带来了长达数年的商标诉讼。”张跃介绍。
从行政程序到一审、二审、再审,近百个商标纠纷不仅耗费企业大量精力,更重要的是,一旦败诉还将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市场地位。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常州市司法局协调成立了由20多位知识产权类资深律师组成的法律服务团,为这家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给出专业性法律建议、修正诉讼策略……最终,法律服务团帮助该民营企业化解了法律难题。与此同时,在长效机制构建方面,法律服务团给该企业来了一次全面的“法治体检”。如今,公司专门成立了商标诉讼团队,强化了知识产权的长效保护。
“民营企业面临的法律问题集中在股权纠纷、债权追索、劳动用工、知识产权、涉税风险等方面,通过给民营企业把脉问诊,提出意见建议,能够推动法律保护关口进一步前移。”章进介绍说,法律服务团不仅对个案进行法律帮助,还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防范机制,帮助民营企业维护合法权益,依法规范经营管理。
近年来,常州市司法行政机关不断完善常态化定点联系民营企业工作机制,法律服务队定期深入民营企业开展走访调研,指导和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一个案例胜过多次说教。”常州市司法局局长张加林介绍,常州市司法行政机关通过建立服务民营企业案例指引制度,定期发布服务民营企业典型案例,举办民营企业法律服务交流研讨活动,为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
积极参与推进证照分离
服务及时高效,便利企业创业创新
“以前,‘准入不准营’‘办照容易办证难’不同程度存在,这给我们中小企业带来了不少困扰。”常州市武进高新区某早点店经营者张某回忆说。
针对这一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难题,常州市司法行政机关积极参与推进证照分离工作,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去年5月,常州市武进高新区试点证照分离改革:取消审批、取消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制、提升审批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强化准入监管。
“少交了材料,省下了时间!”2018年5月22日,常州市武进区行政审批局颁发出了首张《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备案公示卡》,经营早点店的张某成为证照分离改革的受益者之一。张某表示,改革之后,小型餐饮的经营许可由审批改为备案,领到营业执照后,只向窗口提交备案材料,当天就走完程序。
法律服务更加及时高效,是民营企业的普遍诉求。“处理不及时就可能影响商务业务。”某上市共享单车企业业务面广还有不少境外业务,对于公证业务需求量比较大,互联网证据保全、出国公证都要及时。公司工作人员董萍介绍,常州公证处实行周六值班制度,开通公证绿色服务通道,给企业带来了很大便利。
记者了解到,为了便利民营企业创新创业,常州市司法行政机关积极整合服务职能,在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民营企业综合法律服务窗口,实现“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流转办”;在网站、微信平台和客户端开辟服务通道,建立民营企业网上服务专区,实现请律师、办公证等与民营企业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在网络平台一站式处理。
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问题
清理规范性文件,提供平等法治保护
2018年,《常州市知名商标认定和管理办法》被废止。“由政府对知名商标进行认定和特殊保护,存在着利用政府公信力为企业‘背书’、对市场主体有选择地给予支持等问题,及时废止有利于促进市场竞争更加公平、透明,也将推动商标评价体系更科学、完整。”常州市司法局备案审查处工作人员赵星表示,该办法废止后,政府不再认定知名商标,厘清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为让民营企业享受更多的“法治红利”,常州市司法行政机关进一步优化制度供给,推动法规规章立改废释,建立民营企业立法联系点,健全听取民营企业意见的立法工作机制,加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平等法治保障。
“对有悖于平等保护原则,违反公平、开放、透明市场规则以及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集中清理,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赵星表示。
一组数据很有说服力:对涉及民营经济发展、产权保护等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877件进行梳理,对21件规范性文件作拟废止处理,对25件规范性文件启动修改程序,加以修改和增补,取消市级证明事项131项。
“常州市司法行政机关坚持应改尽改、应废尽废,采取网络调查、现场听证等方式,拓宽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途径,有效解决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常州市司法局地方立法处工作人员岳林云介绍。
今年6月,常州市司法局出台《发挥司法行政职能打造最优营商法治环境的意见》,要求加大公平竞争制度供给力度,在立法制规工作中加大合法性审查力度。此举就是为了从源头上把好立法关口,杜绝在规章、规范性文件草案中违法增设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以及没有上位法依据增设市场主体义务或减损其权利等不利于企业发展的规范,为创业创新和护商安商提供有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