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赖”四面楚歌
如今的失信被执行人,逃避执行、规避执行的手段五花八门,法院执行成了一场不见硝烟的较量。
2016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工作报告中庄严承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最高人民法院随后印发了《关于落实“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工作纲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部署新要求,区法院一着不让地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
2016年至今,区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5919件,执结13464件,执行到位标的额46.16亿元。执行案件结收案比在全市法院名列前茅。区法院执行局先后被评为 “全省法院执行系统先进集体”、市中院集体三等功,2名干警被评为 “全省法院执行系统先进个人”。
“挂图作战”
决战“基本解决执行难”
区法院始终将“基本解决执行难”摆在全院工作突出位置,高起点谋划,多渠道保障,在认真研判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的意见》及《决胜“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任务分解图》,确立全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总体目标、具体任务以及实施步骤,将实施方案内容分解为四大类31项具体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和具体责任人。坚持问题导向,挂图作战,精准攻坚,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
2017年9月,武进区出台《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关于解决法院执行难 推进诚信武进建设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支持区法院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奋斗目标,为执行难问题的解决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落实审执分离改革。认真落实省法院《关于实行审判权与执行权相分离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将执行裁判权从执行局分离,设立单独建制的执行裁判庭,负责涉执行程序的实体性争议问题的裁决处理,强化审判权对执行权的有效制约和监督。整合执行实施职能。将人民法庭执行职能和审判庭保全实施职能统一归并执行局,实现内部司法资源的优化整合,增强执行机构整体合力,提高执行案件实施效率。组建执行司法警察中队,派驻执行局,及时调警,联动办公,执行威慑力、强制力明显增强。
破除坚冰
一批“钉子案”“骨头案”成功执结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区法院每一位干警的不懈追求。记者了解到,对涉及人身损害赔偿、赡养费、抚养费、劳动报酬等案件,区法院开辟执行“绿色通道”,优先投入人力物力快执快结,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2016年以来,共执结涉民生案件5907件,执结标的额3.35亿元,有效保障民生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司法救助保障功能,切实加大对困难申请人的救助力度,落实救助资金,有效化解因无财产可供执行引发的社会矛盾。2016年以来,区法院共向140名特困申请执行人发放执行救助金200万元。
同时,依法执行涉企案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慎重采取强制措施,积极运用债权转股、执行和解举措,力求在法律允许条件下尽量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2016年以来,受理涉企执行案件6736件,执行到位标的额38.23亿元。
当事人打赢了官司,却迟迟得不到有效执行,不仅严重损害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影响司法公信力。为此,区法院下重力、出重拳,依法运用强制措施,构建诚信社会体系。
通过每月开展一次的集中执行、夜间执行、假日执行等方式,加大“警笛长鸣”、“入户搜查”的力度,增强执行威慑。加大对拒执犯罪的打击力度,完善证据收集固定工作,强化与公安、检察部门的协调衔接。不断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力度,积极推动诚信武进建设。将12664人(企业)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使其在乘坐高铁飞机、进行高消费、参加招投标、设立金融类机构等方面受到全面限制,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局面。对失信情节严重者,利用公交电视、户外显示屏等滚动曝光,进一步强化执行威慑效果,运用信用惩戒倒逼主动履行。
2016年以来,区法院共拘留56人,强制搜查32次,实行边控22人次,限制高消费578人,罚款10万元,一批“钉子案”、“骨头案”被成功执结。
深化公开
为“基本解决执行难”提供制度保障
近年来,区法院高度重视执行工作,不断提升执行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努力实现从传统执行模式向现代执行模式的转变。
据了解,目前执行指挥中心兼具执行指挥、财产查控、司法网拍、执行服务与案件管理等多项功能,实现与全国3000余家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及房产、车辆管理部门的联动查控。利用信息化手段寻人找物,有效缓解以往单纯依靠人力查控导致的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2016年以来,先后对14889件执行案件采取网络查控措施,查控财产13.28亿元。
今年2月,区法院上线某拍品起拍价6686.65万元,拍卖成交价9736.65万元,溢价3050万元,创武进地区网络司法拍卖成交价新高。一直以来,区法院借助淘宝网平台,大力推进司法网络拍卖工作。2016年以来,累计有488件拍品网络拍卖成交,成交金额15.04亿元,为当事人节省拍卖佣金450万元,平均溢价率19.11%。
去年8月,区法院与中国人保在常州推出首份“执行无忧”执行悬赏保险,提高公众举报被执行人行踪和财产线索的积极性。
在解决执行难过程中,区法院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执行手段。强化搜查、罚款、扣留、审计、限制出境等民事强制措施的运用,探索完善强制腾退、股东追责、执行审计、股权执行、共有财产执行等新方法、新措施,着力提升执行效果。
提升素质
加强执行队伍建设攻坚执行难
为了给“基本解决执行难”提供队伍保障,区法院紧盯思想建设,确保正确方向。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强化干警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激励和引导干警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组织开展谈话谈心、支部党课、任职宣誓等活动,筑牢干警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
加强廉政建设,筑牢队伍根基。大力开展执行领域的党风廉政教育,开展最高院规范执行行为“十个严禁”专题学习活动。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坚持从严治警、从严管理,强化对执行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人员的监督管理,切实防范执行干警与当事人、代理人的不正当交往,执行干警纪律作风意识和廉洁意识明显增强。
组建执行团队,增强执行力量。推行团队办案模式,变以往“单兵作战”的传统办案模式,为组建以员额法官为主体,法官助理、书记员为辅助力量,司法警察为强制保障的执行办案团队。明确团队组成人员的职责分工和权力清单,优化办案流程,并建立符合执行工作特点的考评体系。通过明晰权责、紧密协作,最大化发挥团队整体效能。
强化业务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定期召开条线会议,学习最新文件及要求,组织干警参加“基本解决执行难”专项电视电话会议,加强执行队伍专业知识培训,更新知识储备,让执行队伍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提升执行工作质效。突出加强新进执行人员的学习培训,通过老同志传帮带、现场观摩、团队工作例会等形式,实现执行干警业务能力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