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警察陆兵:用“三心”管理常州看守所一监区
发布日期:2016-11-28   来源:政法委浏览次数: 字号:〖

  近期,市公安局组织开展第二届“常州最美警察”暨首届常州“最美辅警”“最美警属”“公安最美家庭”宣传推选活动,并纳入全市“最美人物”评选系列。从今天开始,常州晚报专门推出“四美”专栏,为您讲述其中的“最美故事”。

  他承担着新入所在押人员的过渡教育,专管各类“刺头”、重点对象;他心细如发深挖“余罪”,促使多起重案的破获。他叫陆兵,曾经是一名军人,转业后到了市公安局监管支队看守所,一干就是10年,其间荣立三等功2次,嘉奖6次。

  用“三颗心”管理最复杂的监区

  常州看守所一监区,作为收押新入所人员的过渡监区,监情动态最复杂,管理难度大,潜在隐患多。陆兵的工作法就是“三颗心”:用“细心”排查隐患,用“耐心”疏导情绪,用“真心”帮扶困难。

  今年7月,因盗窃被抓的“老油条”杨某,进入监区的第一个晚上就开始耍心眼。深更半夜,杨某大呼小叫,这疼那疼,不停地喊着民警和医生。第二天一早,杨某更是躺在床上,自称已经不能下地。每个在押人员在入所前都要进行常规健康检查,杨某的体检并没有没问题,所以情况十分反常。

  陆兵得知杨某的情况,心里立刻就有数了,在询问过医生的意见后,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杨某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想装病骗取取保候审。随后,陆兵把医生的诊断仔仔细细告诉了杨某,彻底打破了他的幻想。“我在常州看守所10年,靠你这种装病出去的,可能性为零,在我手里更无可能。”听到陆兵的话,杨某顿时蔫了。

  在押人员刘某入所后,情绪极不稳定,抑郁寡欢且拒绝进食饮水。考虑其因故意杀人入所,陆兵连夜加班对其进行思想疏导。经过长谈,刘某最终吐露心声,称其妻子儿子儿媳均已过世,只身带孙女生活,因经常被同事欺负,内心积压太多怨念,愤而将两名同事杀害,自己亦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了解情况后,陆兵鼓励其要勇敢面对现实,并针对其年纪大、身体弱、家庭贫困,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在陆兵的教育和疏导下,刘某情绪趋于稳定。

  10年以来,陆兵以“三颗心”赢得了在押人员的信任和尊重,其分管的监室从未发生过一起自杀、行凶等安全事故。

  耐心沟通使在押人员检举故意杀人案

  因为一监区全部为新入所的在押人员,陆兵特别注意和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新入所的在押人员,有些人身上有‘余罪’或者掌握着其他人的犯罪情况,而我们必须尽全力把这些‘余罪’和线索挖掘出来。”陆兵说。

  2015年3月4日,陆兵通过多次谈话教育及政策攻势,促使在押人员张某主动检举一起故意杀人案。

  “入所谈话时,我赢得了张某的信任。后来,张某一直在问,有前科会不会被重判,举报线索能否减轻对自己的处罚。随后,他欲言又止。当时我想,张某肯定有问题。”于是,陆兵和张某进行了深入的思想交流。一天后,张某就袒露心迹,揭发“毒友”朱某在当年大年初三杀死了一个女人。

  得知情况后,陆兵迅速将该线索转递给办案单位。根据张某提供的这条重要线索,3月6日,武进公安分局办案民警在朱某家中床下发现一具女尸。经查,2月21日凌晨,朱某在家中吸毒后因琐事与女友发生争吵,朱某随即用拳头殴打女友头部,致使其颅脑出血死亡。女友死亡后,朱某将其尸体藏于家中床下箱子内。

  买衣帮过圣诞节感化外籍在押人员

  随着在押人员对法制和人权认知度的提高,看守所民警老套的“一看、二守、三送走”旧格局已不适应监管场所发展。“我们充分尊重每一名在押人员的人格和权利。”陆兵说。

  尼日利亚籍罪犯马克(化名),男,34岁,因涉嫌贩卖毒品被刑事拘留。入所后,由于语言不通,加之监区的特殊环境,让其感到孤独和恐惧。

  陆兵了解后,专门安排懂英语的在押人员与马克一起生活,并通过这名“翻译”和他交流做思想工作。不仅如此,陆兵还从生活的细节上关心马克。由于马克是从广东来的常州,穿的衣服都很单薄,时值冬天都无人送医送物。陆兵掏出500元钱帮马克购买冬衣,并拿出家中的棉衣棉被,帮助他安心过冬。

  在平安夜那天,陆兵还特意从食堂买来牛肉、鸡蛋、肉圆等丰盛菜肴,为马克在监室渡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圣诞节。马克非常感动,用英语连声道谢。

  常州晚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陆兵一共收到20多件感谢信和锦旗。




常州长安网 备案号:苏ICP备05003616号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联系邮箱:webmaster@czshgl.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