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将改善提升大气环境质量作为2015年的“头号民生工程”。从市环保局获悉,为了确保完成目标任务,我市对环境违法行为展开铁腕整治,运用新《环保法》严厉打击了一批环境违法行为。目前已经实施按日计罚5起,查封扣押19起,责令停产限产19起,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2起,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8起。
2014年,常州市切实加强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启动生态绿城建设,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综合考核连续3年名列全省第二,生态绿城建设项目位列市政府2014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满意率之首。市政府将改善提升大气环境质量作为2015年的一号民生工程,截止到6月3日,常州市区PM2.5平均浓度为72g/m³,与2013年同期相比下降8.6%。
为了确保完成年度目标,有效提升环境空气质量,2015年常州市环保局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严格管控。加大企业违法行为查处力度,特别加强钢铁、水泥、热电等重点源的管控,督促企业污染防治设施高效运行。强化联防联控,制定出台《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意见,明确职责要求,城建、交通、城管等部门加大对工地、堆场、露天焚烧和烧烤等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加大道路洒水冲洗频次。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提前预警、有效响应,采取更严格的应急减排措施。
二是综合治理。全面推进能源消耗、工业、机动车、扬尘等9个方面1294个污染防治工程项目,突出推进燃煤锅炉整治、重点行业限期治理、堆场扬尘整治等重点难点任务。不断扩展整治领域,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规范加油站、汽修、餐饮等行业环境管理。
三是源头预防。配合发改、经信等部门推进热电联产整合,加快高污染工业项目调整退出。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严控环保准入条件,研究制订“负面清单”,新建项目实行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
四是科学治霾。加强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提高预测预报能力,及时分析空气质量变化规律和原因。加强霾污染机理和控制技术研究,强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科学分析霾污染成因,研究针对性治理措施,深化大气排放清单管理,提高治理绩效。
五是考核问责。实行“日发布、月通报、季点评”制度。每天统计空气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每月通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每季度市政府组织考核点评。考评结果最终纳入市年度综合考核体系,作为评价区域发展绩效和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对目标任务完成不理想的,实行否决性考核,约谈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提出整改意见,予以督促,必要时实施区域建设项目环评限批。对存在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情况的,进行严肃问责。
六是公众参与。定期公开环境质量状况,在政府网站及主要媒体,逐月发布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及其排名;公开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与治污设施运行信息,及时公布污染源监测信息;推进执法信息公开,定期公布群众举报投诉重点环境问题处理情况和违法违规单位处理整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