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五里镇涧桥村君悦农业科技产业园,核桃树、樱桃树、日本大葱、大叶包菜,一排排、一行行,生机盎然,一片丰收的景象。这是江苏省委政法委帮扶工作队为该村牵头引进的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并带动100多名村民就业。与此同时,江苏省委政法委“综治E通”平台在这里派上了大用场,在淮安电信协助下,工作队对村党支部成员进行信息化培训,并推动实施了“智慧村部”项目工程,促进村党支部正规化、信息化建设。
扶贫开发是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2015年是江苏省委实施脱贫奔小康工程的最后一年。江苏省委政法委自2014年开展新一轮帮扶工作以来,确立了“精准扶贫”的目标,从群众反映最迫切的工作入手,把工作着眼于苏北欠发达地区低收入农民脱贫上,截至目前已经争取各类帮扶资金399.59万元。
驻村伊始,省委政法委帮扶工作队队员就逐户走访,深入了解村里基本情况,通过广泛调研,摸清了涧桥村实际情况。涧桥村有9个村民小组、66名党员,社会人口2663人,耕地面积5246亩,205国道、新长铁路、民便河、淮涟一干渠穿村而过。全村2012年建档立卡低收入户240户,低收入人口815人。
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帮扶工作队队员与往届队员进行深入交流,并与镇、村干部一起探讨研究,理出帮扶工作思路,制定帮扶工作计划。首先,该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过低,并且没有持续来源。主要原因是该村人口空心化现象比较严重,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在外务工,留守的是“‘3861’部队”(老年人、妇女和儿童),还有一些因病残致贫的家庭和个人,发展村集体经济难度大。其次,村内基础设施较差,没有一条贯通该村南北的中心路。第三,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与发展现代化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要求不适应。劳动力和生产方式缺乏有效组织,主要以个人耕作为主要生产模式,生产效率低下,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涧桥村党支部书记刘济源说,扶贫工作帮助农民脱贫过程中,特别注重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党支部在开展土地流转、农户拆迁等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省委政法委帮扶工作队队员在田间地头,在茶余饭后,和支部成员认真研讨交流“弹钢琴”“互通情报”等工作方法的具体实践。还利用省委政法委在各有关省直机关资源,主动捕捉关于农村改革、致富和帮扶等最新政策信息,并在支部中大力宣讲,推动支部成员创新致富观念,确保思想观念先进性。
据了解,工作队不仅为村里筹资修建了一条2642米长的农村道路,解决了两个村组百余户居民出行问题和扶贫项目运输通道瓶颈问题,还利用资源优势,修建了村民活动中心和“法治一角”,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共建智慧校园”公益捐赠活动,向部分留守儿童家长捐赠了4G智能手机,为留守儿童和在外务工家长提供了先进的视音频沟通交流手段。此外通过“爱心小屋”“电子学生证”和“翼校通”等业务方便了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加强了学校管理,提升了“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建设水平,得到了学校、老师、家长及学生的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