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天宁:社区治理工作有“新招” 建成“家门口”议事体系 |
发布日期:2022-12-23 |
老旧小区安装电梯是基于居民自愿的原则,根本上还是靠居民的沟通以及和谐的邻里关系,需要的是邻里同心,共商共议。 红梅新村122幢乙单元是红梅新村社区加装的第一台电梯。该部电梯今年6月中旬开工,10月份正式运营,目前管理运行良好。从最初开始征求意见到动议协商、施工建设,靠的就是居民自治自建、邻里协调矛盾。家住该单元的贺红是社区第十二支部支部书记,也是楼组长,非常关心加装电梯事项,但由于年纪较大加上腿脚不便,于是动员了楼上一位“80后”居民田新商量加装电梯事宜。田新很愿意协助楼组长工作,于是“1老+1新”组合成对。“1老”负责居民沟通协调工作,“1新”负责跑腿了解相关政策、加装流程和为楼幢居民计算电梯各项费用,老新搭档,配合默契,一个月就顺利完成了加装电梯前期的所有工作。 在此过程中,社区党委为居民们搭建起了“有事先商量”协商议事平台,不光是电梯加装事宜,所有关于楼道事项的矛盾和问题全部通过社区“有事先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和居民微信群解决。 今年以来,红梅街道努力探索各方力量参与基层民主协商和治理的路径,以民情协商有载体、解决问题有平台、沟通交流有渠道为目标,通过构建“家门口”的议事体系,全力推行基层议事协商工作,推进基层民主协商融入社会治理的新模式。 北环新村社区自创“五个一工作法”,通过一份文明倡议、一支志愿队伍、一份自治公约、一本楼道日记、一面流动红旗,破解楼道治理难题;红梅新村社区以“党建引领共治共建,睦邻友好共享和谐”为主题打造睦邻和谐楼道,通过邻里“宣、清、议、美、爱”等举措,着力破解老旧小区楼道改造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聚博花园社区通过“睦邻篇”“清理篇”“美化篇”三部曲,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逐个击破治理难题;北环南村社区通过“楼道改造大家谈”、环境整治要“三清”、“楼道文化长青”三个步骤来展开本次楼道文化建设项目,有效提升楼道面貌的同时,加强了邻里沟通,形成有序格局。 红梅街道老小区多,老年人多,流动人口多。2021年起,红梅街道陆续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为了维护老小区改造后的成果,积极进行社区治理实践,各小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通过构建居民共同参与小区治理的协商议事体系,将广大居民整合进小区问题的发现中来,群策群力解难题,推动社区治理工作由“单兵作战”转向“组团治理”。 为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后半篇文章,红梅街道通过推广“家门口”的议事体系,使得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楼道堆放、楼道保洁、绿化移栽、停车位建设、私搭乱建、畅通消防通道、垃圾分类等难题得到顺利推进,截至目前,共解决200余件议题。在红东社区、红西社区、新堂社区又新建了家门口的老年活动中心、邻里活动中心、助餐点、托育机构等公共配套设施,看得见的变化让老旧社区不断焕发“青春活力”,社区治理有温度更有深度。 红梅街道行政审批局局长刘淑娟说,“居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以后,我们还引入有关职能部门、物业、社会组织、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通过搭建多方议事平台,交换意见、制定方案,推动小区存在问题及主要矛盾一一解决。可以说,‘家门口’的议事体系为居民多元协商共治体系建立奠定了基础,实现了社区治理的多元化、精细化、创新化,擦亮了基层善治的‘红梅名片’。” |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地址:中共常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