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惠民,常州推出“八件实事2.0版”! |
发布日期:2018-01-17 |
为企业、村(社区)、学校提供3000场免费法律知识讲座,在全市村(社区)、中小学校新建200个法治书屋……1月16日,我市召开司法行政惠民实事新闻发布会,市司法局继2017年向全社会推出法治惠民八件实事后,再次推出惠民实事2.0版本,将惠及全市300余万人口。 8件实事具体包括:运行视频会见系统,减免公证项目费用,拓展司法鉴定项目,增强法宣阵地功能,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建成一批法治书屋,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升级网上服务平台。 市司法局在2017年初推出包括深化矛盾纠纷调解、加强法律援助惠民力度、开展巡回法律服务、实施普法惠民工程等司法行政惠民八件实事后,成果斐然:建成8座部门法法治主题公园、9个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开展各类主题法治宣传活动1200余场,在全市所有村(居)建立了“法润民生”微信群,全年12348热线电话解答群众咨询2万次,公证机构减免群众公证费用100万元左右,办理援助案件4500件(同比增长60%),全年调解矛盾纠纷7.3万件(为2016年的3倍)。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让人民法治获得感明显提高。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满足人民群众对法治生活的需求和期盼,市司法局在2018年初推出司法行政惠民八件实事2.0版本,在2017年基础上对惠民举措进一步深化和扩展,让八件实事真正关照重点人群、惠及广大群众。例如免费为当事人提供调查取证、查档、邮寄公证文书、办理不动产登记证书和抵押登记等服务,免去当事人多次、多处奔波,真正实现“公证跑一次”;市内居民首次办理遗嘱公证,年满80周岁的免收公证费用,年满70周岁的公证费用减半,将惠及全市80余万老年人群体。 针对常州籍监狱服刑人员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外地偏远地区接受改造的情况较多,家属尤其是老年亲属探望十分不便,十分不利于他们感受亲情、安心改造。将“运行视频会见系统”纳入今年的实事,在前期与监狱、戒毒所建成视频会见系统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宣传、健全机制,努力让两类人员的家属亲朋在本地实现申请会见。 此次惠民八件实事的一大亮点还在于首次纳入其中的心理咨询服务。市司法局局长张加林介绍,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任务,满足司法行政系统服务的法律援助对象、医患纠纷当事人、公证当事人以及社区服刑、刑满释放人员的心理咨询服务需求,去年11月,常州市司法局与常州市心理卫生协会共建的“常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心理服务站”已正式投入运行。下一步,还将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内建设心理咨询师专家库,聘请心理咨询专业人员,通过构建心理服务工作网络,为服务对象走出心理困境提供专业的支持和保障,同时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塑造健康人格,对刑满释放人员提供个性化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帮助其更好地回归社会。 惠民实事既要关注重点人员、特殊人群,同时也要兼顾全市所有群众。今年常州司法行政惠民八件实事中,“增强法宣阵地功能”“建成一批法治书屋”“升级网上服务平台”等举措均面向全市群众,是深入贯彻落实《常州市“七五”普法规划》《规划实施纲要》,加快建设广覆盖、快响应、均等化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旨在让群众看得见、找得到、用得好法治宣传教育、公共法律服务等各类资源和平台,真正得到法治的红利和实惠。 “对惠民八件实事的提档升级,既是我局响应中央依法治国、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号召的切实举措,又是我局履行法治常州建设职责、聚力种好常州幸福树的重要抓手。”张加林表示,2018年,市司法局还将坚持惠民八件实事的一贯性,久久为功、持续推进,确保把惠民实事落到实处。比如,将继续实施公证和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加大挖潜力度,在严格执行公证收费标准的前提下,全面梳理公证的各类收费项目,对能不收、能少收的尽量予以不收、少收;在法律援助方面,进一步调研推动放宽法律援助的受援条件,深入推进刑事法律援助全覆盖工作,继续实施“名优律师”工程,提高名优律师办案量的占比,预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800件。 |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地址:中共常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