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武进湟里:击一面“鼓” 议百家事
发布日期:2022-12-10

“吵架没用,咱们‘击鼓议事’,去议事室说理!”“对,请‘击鼓队’评评理!”武进区湟里镇葛庄村,韩大爷的吊车把林大爷家的田埂压坏了,双方引发口角,争执不休。此时,击响村里的一面“鼓”,到议事室请“击鼓队”队员评评理、说说法,成为了村民的共识。


大事会议室 小事小板凳

取意本村“威风锣鼓队”文化特色,融入法治元素,葛庄村积极打造“击鼓议事”援法议事品牌,通过组建“击鼓队”、搭建“击鼓议事”村民说事平台、打造“击鼓议事堂”、开设“法润民生微信群”等,实现群众事群众说、群众议、群众定,让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

“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发动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新乡贤等力量,我们打造了一支‘击鼓队’,全力化解村民矛盾。”葛庄村党总支书记蒋红明介绍。通过“法润民生微信群”,“击鼓队”还会第一时间发布相关政策信息,收集群众反馈,掌握民生动态,推进线上“议事”。群里还有驻村律师随时在线,运用专业法律知识为老百姓答疑解惑。

“大事会议室、小事小板凳”是葛庄村“击鼓议事”的“标准动作”:每当村里需要就重大事项作出决策,都会击响“议事鼓”,村民代表便集聚一堂,积极建言献策;如发生矛盾纠纷,微信一发恰如鼓声相催,网格员、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就会搬起小板凳,坐到村民家门口慢慢聊。

充分发挥驻村法律顾问作用,抓住时机推进“法律门诊”,在解决纠纷的同时,潜移默化间促进村民懂法、守法、用法,培育“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


“鼓声”奏响乡村振兴新交响

在距离林大爷家仅百米之遥的地方,朱大姐也和邻居金大娘因田埂“归属”问题产生矛盾,围观村民赶紧打开微信群“击鼓议事”。10分钟后,调解员来到现场,耐心细致、深入浅出地劝解矛盾双方,直到言归于好。

在湟里,这样高效、和谐的自治场景比比皆是。近年来,湟里镇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在19个村(社区)全面开展“援法议事”,持续强化和提升基层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处理群众自治事务的意识和能力。

“构建乡村治理体系,首先要通过党建引领提升村民自治能力,同时发挥各类法治力量,提升乡村治理‘自转’活力。”湟里镇政法委员王军认为。

除帮助化解民间矛盾纠纷,“击鼓议事”能议的“事”还有很多,如宣讲党的政策精神、倡导移风易俗、农村土地确权、村规民约制定、妇女权益保障等,不一而足。

“先后解决了我村公共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公益事业推进等一批实际问题,成果转化明显,还明确了美丽村庄建设‘夯基础、见成效、创特色’三步走路径,优化产业服务,牵线搭桥盘活闲置厂房,引进新项目,实现企业、村集体的‘双增收’。”蒋红明说,“击鼓议事”击出了村域治理和谐曲,不仅让村民的心和村委贴得更紧了,还鼓舞了葛庄村乡村振兴的步伐。

在全镇“援法议事”全覆盖的基础上,湟里镇还将继续优化“援法议事”布局和运行体系,让“共享共治”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前哨岗”,成为提升基层党员法治素养的“云课堂”,为湟里镇高质量发展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常州司法行政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地址:中共常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