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常州快车道行乞族增多 被联手“请”进救助站
发布日期:2015-01-08

  我市快车道行乞族增多,公安、民政

  联手将马路行乞族“请”进救助站

  去年11月初,我市街头陆续出现快车道行乞族,和往年不同,今年除了敲车窗伸手乞讨、背着婴儿鞠躬乞讨,还多了一种新形式:手拿鸡毛掸子象征性为车子掸灰后索要“劳务费”。由于这类人穿行快车道,遇到红灯挨个乞讨,很多开车市民不堪其扰,社会反响强烈。2个多月来,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联手市民政局救助管理站对这类现象进行整治,近10人通过救助形式劝离常州。但据估计,目前在常的快车道行乞族仍有20余人。

  爱心被利用

  市民邵先生平时乐善好施。去年12月的一天,他开车经过怀德路金色新城附近,发现一年轻女子背着一个婴儿在快车道上乞讨,“绿灯时她站在慢车道,红灯车子排队时就挨个朝司机鞠躬,天寒地冻背着个孩子看了很揪心。”女子来到他车旁后,邵先生急忙放下车窗给了10元。他说,当时以为这个妈妈遇到了急难,就想帮她一把。可几天后,邵先生开车经过中吴大道和平路路口时,又看到了这名女子,依旧背着婴儿在快车道上乞讨,“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邵先生说,女子的行为实在出格,“带着婴儿在快车道跑来跑去,万一出事后果不堪设想,即便平安无事,让婴儿在户外饱吸汽车尾气,哪个父母做得出这样的事!”

  跛着脚乞讨

  1月4日,治安支队民警和救助管理人员在中吴大道晋陵路路口将42岁男子包某救助上车,随后又在劳动中路红梅路路口将67岁男子丁某救助上车。被救助时,包某正用鸡毛掸子帮过往车辆掸灰,而丁某正空手敲车窗行乞。

  2人均为甘肃省定西岷县梅川人,丁某称他们村有200多户人,大部分在外乞讨,在常州的只有他和包某等3人,不过其他村在常州也有干这活的,“具体多少人不知道。”丁某自述是乘火车从定西到无锡,在无锡行乞一周后来常州,准备过几天再换一个城市。42岁的包某肢体残疾,走路一瘸一拐,即便如此,他还是穿行在车流中不停掸灰,他也知道这只是象征性地“洗车”,但费用却不低,“一般都给10元。”包某称一天只能要到五六十元,不过工作人员意外发现他的智能手机里有2条银行短信,显示其去年12月中下旬两次往一账户存过共4000元。

  亟待破解

  据了解,2006年市政府就在市救助站内设立了公安、城管、民政联合管理办公室,对职业行乞现象进行管理,但职业行乞近年来方兴未艾,尤其是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更是一些“行乞乡”、“行乞村”的首选行乞地。

  去年11月,民警将女子李某、余某劝入救助站。原来,2人在和平路背着各自只有1周岁的孩子向过往司机鞠躬行乞,带到救助站后,2人情绪激动,工作人员只好给她们的孩子买来奶粉、尿不湿等用品,当了几天临时母亲。一周后,工作人员做通女子丈夫思想工作,目送两家人上了返乡的列车。

  为此,市救助站负责人呼吁,发现快车道行乞族,市民应及时报警,这既是对道路交通参与者负责,也是对行乞者自身安全负责。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地址:中共常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