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天宁探路破解老小区安全治理难题
发布日期:2018-01-19

电瓶车经常被盗、外墙大面积剥裂、老楼没电梯老年人出行不便……这样的尴尬现象在全国各地的老小区普遍存在。为了让居民共享美好生活,近两年,天宁区一直在探路破解老小区的治理难题。

从居民最不放心的事做起

电瓶车的安全管理问题在常州大量建成20年以上的老小区并不鲜见。据统计,天宁区119个老小区,人口仅占全区居民总数33%,过去案件数却达到全区总量的近70%。

为此,2017年,天宁区综治办协同天宁消防大队、区房管局、公安分局等部门,对老小区的非机动车车库进行改造。目前,已经改造成功208个智能“放心车库”。改造后,电动车不仅可实现安全充电,即电充满后充电器会自动断电;而且由于人手一张门禁卡,车主再也不会碰到半夜停车遇到车库紧锁的窘状。从使用情况来看,盗窃案件、火灾事故均实现“零发生”。

政府主动啃“硬骨头”难题

与近几年新建的小区相比,一些修建时间较早的老小区存在诸多安全问题,集中体现在基础设施老化失修等问题,影响居民居住的舒适度。面对这些难题,社区社工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经常接到社区居民在这方面的投诉。天宁区政府在看到该问题后,主动啃起‘硬骨头’,想群众所想,解群众之忧,借助建设“智慧社区”的东风,办成了许多基层社区想办却办不成的事,把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外墙大面积剥裂就属于基础设施老化失修问题之一。老小区在规划设计、建设标准等方面都比较滞后,大部分房屋经过几十年的风雨侵蚀,外墙剥裂,墙体内部出现大面积渗水,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天宁区组织实施的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正是对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以茶山街道为试点对该辖区内老小区外墙进行维修,2017年12月下旬,清凉新村26幢上的脚手架正式拆除,这是天宁区第一幢进行外墙维修的老旧房屋。今后,该街道将把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列入街道每年的为民办实事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即到2020年,在清凉、朝阳、丽华、富强四个老旧新村完成30幢房屋的改造提升,提高房屋适住性能。

提升老小区居住舒适度

由于老小区居住的大多都是老年人,因为老楼没有电梯,给这些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困扰。茶山街道便在朝阳四村进行适老住宅改造,将很多一楼的台阶改成了坡道,每个楼梯间增设内侧扶手,方便老年人上下楼梯。同时,天宁区确立了首批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试点工作,1月18日浦南新村电梯增设项目开工,首批试点后将会尽快启动第二批试点,以此提升老小区居住的舒适度。

2018年,天宁规划部门将对城市进行“微更新”,着力改善存量空间的环境品质,摸索出一个切实改善居民日常生活、易操作易实施的更新方法,用充满创意的小修小补,让老旧空间焕发新生机。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地址:中共常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