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梯次救助、最高补助5万 常州让英雄过得更体面
发布日期:2015-05-14

  “2014年,累计发放慰问金、抚恤金、补助金等相关费用90.85万元,全市36名见义勇为牺牲伤残人员的家庭生活均已达到或超出本地平均水平。”这是记者今天从会议上刚刚获悉的数据。

  5月13日江苏省公安厅、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在常州召开全省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工作现场推进会,认真部署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的意见,总结推广常州等地经验做法。中华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李顺桃出席并讲话。

  常州创新:设定若干救济补助等级标准

  如何让凡人英雄和他们的家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过上不输于普通家庭的生活?2014年4月常州制定出台《见义勇为牺牲伤残人员困难家庭救济补助实施办法》。根据其家庭收入与当地人均生活水平的差距,分为十个等级,每年给予救济补助,确保每一个牺牲伤残人员家庭都能过上较为体面的生活。

  其中,根据受助对象家庭实际收入与当地人均生活水平的差距,具体分每年0.5万、1万、1.5万、2万、2.5万、3万、3.5万、4万、4.5万和5万元10个等级,对特困家庭每年最高补助原则上不超过5万元。通过梯次性的救助,确保每一个牺牲伤残人员家庭都能过上体面的生活。目前,全市两级基金会已对17个收入在平均线以下的家庭发放了救助金13万元。

  55岁的蒋建祥,2001年一天晚上勇斗歹徒,身中多刀仍殊死搏斗,最终协助警方破获了四起恶性抢劫大案,他也因此失明。见义勇为基金会帮蒋健祥开了盲人推拿所,“我全年收入也就万把元,去年基金会补助我四万四千八百元,现在全家一年收入有7-8万了。”蒋健祥告诉记者。

  常州经验:长效机制,让见义勇为者持续微笑

  记者了解到,常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将见义勇为烈士、牺牲人员、失独家庭和伤残5级以上见义勇为人员作为救助帮扶重点,专门建立重点服务对象联系帮扶点,对9名见义勇为革命烈士和三级以上伤残人员定期联系,落实重点保障,确保其生活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对家庭缺少主劳力、见义勇为致残后丧失劳动能力的困难家庭,加大跟踪服务力度,一旦有重大变故,最短时间内调整经济补偿标准;对五级以上伤残人员医疗费用等特殊情况,实行一事一策、个案解决,确保见义勇为英雄流血不流泪!

  家住朝阳二村的周坤,2008年在救火过程中头部受重伤,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加上病退工资,全年家庭收入4万多元。市、区两级基金会,现在每年补助他3万多元。“儿子念职高,学费缺一万元,他们了解情况后很快增补了一万元。怕孩子学校没好的吃,每月还专门补贴500元。”周坤说。

  在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常州把见义勇为纳入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明确了12个方面要求、8项制度。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也联合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9个规范性文件,探索并建立了一系列服务见义勇为人员的长效机制。在队伍和网络建设上,市和辖市(区)普遍建立基金会,并以派出所等基层单位为依托,组建了116个见义勇为工作站,招募1300名信息员和2500名志愿者,构建起“一站两队” 基层工作模式,实现了见义勇为工作组织网络全覆盖。

  但凡见义勇为者,这些个项目常州赠你!

  自从1995年常州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以来,目前已建成基金会8个,基金总额达5.99亿元。据悉,对所有见义勇为人员,常州实行跟踪慰问制度,每年多个项目让英雄们对生活更有信心。其中包括:

  对伤残人员每年组织一次体检、每人办理一份补充医疗保险、每两年组织符合条件人员外出疗养;发放《见义勇为优待就医证》,享受免费挂号、优先救治的绿色通道;进行伤残等级鉴定,终身享受伤残抚恤金;每一名致残人员获得志愿者“一对一”帮助和服务。同时,提供困难人员住房保障和子女就学补助;解决城市落户;见义勇为人员和烈士配偶、父母,免费乘坐城市公交……“近年来,我们在制度层面加强对良知和善行的保障,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让见义勇为人员流血不流泪、伤身不伤心,真正地微笑起来,也让全市人民群众成为见义勇为的支持者、受益者和行动者。”常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尚建荣表示。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地址:中共常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