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常州老检察人的回忆
发布日期:2018-11-22  来源:常州日报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从筚路蓝缕到方兴未艾,倾注了一代代检察人的青春热血,铭记了一代代检察人的不老芳华。

    鞠汉明的回忆

    68岁的鞠汉明是我市老检察人。从1978年常州市检察院恢复重建,到2010年退休,他在检察系统工作了32年。他长期奋战在办案一线,曾任新北区检察院检察长。谈到40年改革风雨,他记忆极为清晰;谈到任职时段的具体人和事,他都如数家珍。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检察机关刚重建那几年。

    “我记得,常州市院恢复重建挂牌那天,是1978年10月3日。”鞠汉明回忆,市检察院当时设一个办公室、两个业务科室,地点位于老公安局院内一栋小楼。刚成立时,因为积累了前期200余起案件亟需审查批捕,全员都非常忙,周一到周六上班,晚上至少到10点后才下班,周日还经常加班。即使这样,大家也不觉得苦,干劲非常足,办公室内充斥着翻阅案卷的声音。

    鞠汉明说,当时受打倒“四人帮”鼓舞,大家工作起来非常有劲头,是真正的废寝忘食。困扰刚获新生的检察机关的,除了积累的众多案件,还有自身能力的缺乏。受时代影响,市检最初30余人中,几乎都未办理过检察案件,而《刑法》要到1979年7月才通过。唯一的教学材料,是从公安局资料室翻出来的两本旧讲义。与之相对的,当时律师的理论知识十分丰富,开庭时,常把检察官驳得说不出话来。鞠汉明回忆,同事们最初去开庭,轮到律师发言,台下一起鼓掌,轮到检察官发言,台下则反应冷淡。“1979年,市院请了华东政法大学一位法学专家来给我们讲课,他开场的第一句话是‘关于犯罪两个字,我就要讲92小时’。后来一听,果然如此。他讲的大量概念、定义,我们几乎闻所未闻,深感自己业务能力不足,需要学习”。

    业务能力跟不上,干工作就不能只凭一腔热血,而要下苦功学。鞠汉明说,当时每天吃完晚饭,7点左右,大家就要聚在一起讨论业务。谁不来,检察长都要点名。讨论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如何创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如何区别“人治”和“法治”,到冤假错案为何这么多等等,几乎无话不论,“这是真正的解放思想,没有拘束,畅所欲言”。然后是自学,当时的检察干部,手不离资料,吃饭时都在看,一本讲义常翻得破破烂烂。大家一有机会,都报名参加机关的培训班。鞠汉明在上世纪80年代还赴北京大学脱产学习两年。鞠汉明说,回首望去,老一辈检察人的精神,始终值得学习。

    改革发展一路前行

    改革开放40年,是全市检察机关从恢复重建到发展壮大的40年。40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办案力量有了大幅提高。

    1978年10月,常州市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当时全市检察干警14人;1979年4月下设向阳区检察院、胜利区检察院、东风区检察院、卫东区检察院,干警共92人。

    1983年4月,武进、金坛、溧阳三个县检察院划归我市检察院管辖。1985年,在我市溧阳县社渚、竹箦两个劳动场所分别设置派出检察院,1990年2月两院合并,全市检察干警已达371人。

    1998年4月,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派出院。

    2002年,随着行政区划调整,下设金坛市、溧阳市、武进区、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戚墅堰区检察院和社渚、竹箦地区检察院(2011年7月26日正式更名为天目湖地区检察院)。

    2013年,市检察院下设侦查监督处、公诉处、反贪污贿赂局、反渎职侵权局、监所检察处、民事行政检察处、控告申诉处、检调对接管理办公室、职务犯罪预防处、未成年人检察处、检察技术处和办公室、组织人事处、宣传处、教育处、警务处、法律政策研究室、行政装备处、监察处、人民监督工作办公室、机关党委、案件监督管理处、侦查指挥中心、检察委员会办公室。

    2016年7月,市检察机关深化司法责任制改革,部署检察官入额工作。11月,全面实施新的检察权运行机制。

    2017年12月,根据江苏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统一部署,我市检察机关有序推进反贪污贿赂局、反渎职侵权局、职务犯罪处预防人员转隶工作。全市现有干警580人。

    检察官们的办案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年前,检察官外出办案,无非一辆自行车、一个材料袋。如今,办案条件有了很大变化。以入选首批全国科技强检示范院的武进区检察院为例,拥有包括取证魔方、特种眼镜取证设备、高清多功能特种手机取证器、激光夜视仪、便携式A4微型扫描仪等一大批先进装备,实现科技与检察的有机融合。

    转型发展新蓝图正在展开

    据市检察院检察长葛志军介绍,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转隶工作的实施,我市检察机关将转变工作重心,转变工作方式,以实现检察工作转型发展。

    一是抓准深化司法改革契机,解决好制约检察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强化检察机关专业化机构建设,打破过去“重刑轻民”的观念,合理均衡配置业务机构和人员。更好地加强民事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民事行政审判监督、执行监督和刑罚执行监督。顺应修改后《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要求,坚守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宪法地位,全面履行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四大职能,用好法律赋予的监督手段,提升监督效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贡献力量。

    二是强化对基层院、机关部门目标考评和员额检察官履职考评,促进检察工作深入开展。目前,市院制定了新时期对基层院的新的考核办法。同时,强化考评意识,以考核评价为指挥棒,推动整体工作均衡发展。所有检察人员,尤其是员额检察人员将增强责任感、危机感,认真学习,提升素能,兢兢业业,履职尽责。

    三是加强智慧检务建设,助力常州检察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市检察机关开发的“常检云”平台为过去检察工作,尤其是侦查工作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面对新形势,全市检察机关将强化网络基础建设,深化现有软件系统应用,实现“常检云”平台整合升级,探索法律文书一键打印、三书对照、公诉出庭一体化软件等应用。

    四是强化检察监督刚性,提升监督质效。以公开送达式、公开宣告式等方式提升检察建议的严肃性,有的将由检察长亲自送达。同时,加强与纪委、监委协作,通过监督执纪问责,提升检察建议的刚性。 舒泉清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地址:中共常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