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枫桥式”工作法丨杨桥村:古镇石桥变安民新桥
发布日期:2023-07-19 浏览次数:  字号:〖

武进区前黄镇杨桥村,因石拱桥“南杨桥”得名,始建于南宋,兴于明清,鼎盛于清末民初,南杨桥、庄基桥、太平桥、东西虹桥等历史悠久的古桥坐落其中。然而杨桥村人口稠密,房屋集中,古建筑保护、道路改造、环境卫生整治等民生问题多发高发,近年来,杨桥村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掘古镇文化,广泛传扬文明新风,赓续书场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有效属地化解民间纠纷,使古镇石桥变为安民新桥。

党建引领

筑法治思想“红桥”

杨桥村与“两市四镇”接壤,村域面积6平方公里,辖52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0.47万人。面对复杂的地理位置和人员关系,村委坚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夯实基层治理和法治建设基石。一是银发老人筑起先锋堡垒。杨桥古镇根据当地独居老人多的特点,汇聚“五老”人员、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等,组建理论宣讲队,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修建法治长廊,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心头。二是原生居民守护古镇安宁。杨桥古镇是常州现存最大的古村落之一,被列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白虎堂茶馆、丁家堂粮行等老字号商铺林立,当地百姓居所错落在文物古迹中。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原住民主观能动性,组织成立红色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古建筑日常巡防、排查风险隐患,守护古镇平安宁静。三是红色遗址传播党史文化。精心修复村内新四军南杨桥地下交通站旧址等红色遗址,盘活原本被闲置的红色资源,将其打造成为党史学习教育和法治体验课堂,传承红色基因,传播法治理念,全面赋能基层治理。

历史传承

筑和谐稳定“平桥”

当看到少数村民法治意识淡薄,与新时代发展需求“脱节”,杨桥村决定将古建筑、古文化变“废”为宝,融合基层治理需求,让文化遗产重焕时代魅力。一是千年书场变身说法讲堂。将村内特色景点与乡村法治建设相结合,对荒废的杨桥书场进行文物保护修复,在保留说书功能的同时,赋予其理论宣讲、道德讲堂、援法议事等新功能。自2020年“援法议事”入驻书场以来,“百年书场今议事,一杯清茶解民忧”为村民津津乐道,功能逐渐凸显,形成“1+5+1”议事治理模式,推动基层法治和自治良性循环。二是百年茶社化作调解现场。南阳楼茶社是杨桥老街的一个特色景点,也是村民们吃茶聊天常去的地方。谁遇到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麻烦事,都会自发到这里“吃讲茶”,一边喝茶,一边想办法解决矛盾纠纷。当地在地方村民中遴选出10名“法律明白人”,化身“老娘舅”,专门化解矛盾纠纷。去年以来,参与矛盾纠纷调解62次,调解成功率100%,达到化解矛盾、理顺民心、成风化俗的效果。三是廿代捻纸联名法治文化。邀请杨桥捻纸第27代传人朱琪担任运村实验学校捻纸社团指导老师,将捻纸艺术引入学校校本课程,指导学生创作以宪法、民法典为主题的系列捻纸作品,将传承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法治文化巧妙“联名”,独创普法文化作品“IP”,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民俗文化的法治魅力,寓教于乐,浸润心田。3年多来,已开展培训20多场,参与学生百余人。

民俗加持

筑文明乡风“新桥”

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矛盾纠纷变得更加多元化,如何引领村民从民俗文化中汲取养分,形成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思想转变?杨桥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尚。一是传统家训引领乡风和谐。邀请南杨桥古文化研究会专家学者考据、注解传统家风家训,通过举办宗祠道德讲堂、评选美德典故等形式,广泛宣讲修身立德、勤俭持家、以和为贵、争讼当止等传统乡风礼俗,引导村民崇德向善。二是耕读传统融入村规民约。发挥司法所审核把关作用,对旧《村规民约》进行合法合规审查,新修订的《杨桥村村规民约》内容涉及爱国爱村、传家兴家、邻里和睦、移风易俗等多个方面,不仅延续了杨桥自古“事稼穑、丰五谷、知诗书、达礼义”的传统,更彰显新时代乡村善治的内涵。三是民间庙会浓厚学法氛围。借助常州最大的民间传统庙会——杨桥庙会,抓住人流量大、文化氛围浓、群众参与度高的时机,通过设立“普法集市”、法律援助宣传点,宣讲民法典、农村土地承包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知识,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常州长安网 备案号:苏ICP备05003616号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联系邮箱:webmaster@czshgl.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