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三引三善”高质量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发布日期:2022-01-26   来源:政法委浏览次数: 字号:〖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坚持党建引领,坚持机制创新,通过“三引三善”,不断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厘清社区职能,引领社工充分成长,夯实“善治之基”

为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天宁区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高规格建立区委社区工作委员会,涵盖20个部门,形成了党委、政府联动推进社区建设的“双引擎”,乡镇(街道)设社工委办公室,乡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为主抓领导,分管领导专职负责日常工作,社区党组织书记全面领导和统筹,实现党组织设置与社区治理单元相契合。实行村社结对共建,推进城乡互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天宁区在常州市率先开展社区治理创新试点工作,通过厘清政务、居务关系,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减轻社区行政负担,提升为民服务效能。首批试点选取青龙、红梅、雕庄三个街道,在前期调研基础上,结合各自区位、资源特色,明确改革方向。

青龙街道率先探索“大社区”模式,成立横塘社区综合服务周边小区,并梳理、分开政务和居务服务事项,集中设立多元服务中心,同步推行全要素网格化管理,提升社区服务的专业度和精细度。“大社区”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主心骨”作用,以整体运作的形式共抓治理难点、共议重大事项、共享信息资源。

横塘社区熟人社区营造项目

红梅街道、雕庄街道探索“政、居务分开+专业社工”模式,社区部分社工转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专业团队指导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专职从事社区服务工作,提升社区服务专业化水平。

红梅街道便民服务集市

为夯实“善治之基”,天宁区持续培育社工领军人才,建立与高校、专业机构合作机制,深化社工督导培训项目,计划继续培养约20名社工督导师,并通过“社校共建”、项目督导等,进一步发挥社工督导的引领作用。

通过社区参与,引进资源充分整合,打通“善治之路”

针对社区治理创新试点过程中发现的居民自治能力不足、人际关系疏离等问题,天宁区计划用三年时间,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式陪伴、专业社工对居民骨干进行能力建设、社区整合资源支持居民组织化参与社区事务,让居民熟悉起来、组织起来、参与进来,进一步为社区治理提效增能,打造具有天宁特色的社区治理品牌。

目前,红梅街道已为百余名社工培训社区治理的理论与方法,并致力于居民骨干的发现与培养、社区社群的组建与引领等十多项专题培训和项目实训。

天宁区持续推动社区社会组织有序提升,建成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组织发展、孵化平台,建立公益创投基金,培育3A级以上社会组织126家,在培养提升原有的尤辉雷锋科技服务站、瑞文心理工作室等品牌社会组织基础上,新培育打造龙城春晓、宏德志愿者服务中心等服务类社会组织品牌。近三年,通过市、区级公益创投,扶持社会组织进社区服务项目110个。

天宁通过引入、培育专业社工机构、社会组织,借力专业资源,以项目化的形式进行诊断预估、方案设计、整合资源、服务介入,为“第三方团队”注入新的资源和动能,使社区工作更专业高效。如红梅街道美益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专业团队指导下,承担44个走访、服务类事项,确立“智慧联动、精准服务、合群乐业、多方联动、百姓点单”工作法,形成了“线上+线下”的问题发现与处置机制,居民的各种诉求得到专业社工的回应,持续提升居民满意度。

天宁区全科社工轮训

建设熟人社区,引导居民充分参与,凝聚“善治之力”

为调动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天宁区推行“菜单式”服务,通过居民提案、社区梳理等流程,由居民自主“点菜”,社工实时“接单”,依托服务热线、微信群,组织居民通过民主协商共同解决社区治理难题。立足优化社区治理,天宁区动员社区居民、物业公司、社会组织、辖区企事业单位等多方力量参与,推动社区治理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雕庄街道通过社工上门走访、协商民主会议、楼栋微自治会议等形式广泛收集居民建议意见,依托60个居民微信群,分类形成居民认可的社区公共空间“微公约”,社区治理的活力和效率大幅提升,多方参与、共治共享的良性社区生态正逐步形成。

兰陵街道工一社区民情茶座

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在面上,天宁区先后在全区层面推进“社区管家”等实践,广泛吸纳各类主体参与社区治理,不断完善民情恳谈、社区评议等民主协商机制。在点上,着力打造“社区议事厅”“民情茶座”等协商议事平台,形成一批如雕庄街道“6+X”四邻协商民主议事会、红梅街道“社区管家服务”、兰陵街道“三合一和谐家园促进会”等可复制、推广的共治品牌。

新华社客户端江苏频道编辑:刘棋尹 张晓蕾(实习)




常州长安网 备案号:苏ICP备05003616号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联系邮箱:webmaster@czshgl.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