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江苏㊳| 全面推进对外开放
发布日期:2021-05-17   来源:政法委浏览次数: 字号:〖

第八章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

全面推进对外开放

江苏地处沿海,历史上就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江苏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提出的“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工作。

1981年4月,我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江海木业有限公司成立。

首先,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1984年4月,中央决定开放包括南通、连云港在内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江苏抓住机遇,同年建立了南通、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使之成为江苏对外开放最早的两个“窗口”。7月,省委考察组前往广东、福建两省学习对外开放的经验,联系实际提出了加快引进外资、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建议。

1985年2月,中央决定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苏州、无锡、常州3市及所辖12县以及张家港港区成为长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发区的组成部分。1986年7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确定对外开放抓好出口和引进这两个重点。开放城市和地区要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以增加出口创汇为目标,利用国外资金、技术、设备发展出口工业,再以出口所得外汇引进技术、设备,进行以发展出口贸易为中心的扩大再生产,并围绕这一目标调整经济结构,组织经济运行。

198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南京、镇江、扬州、盐城4市及所辖的19个县和南通、连云港所辖的9个县列入沿海经济开发区。至此,全省开放面积达到59.5%,人口达到64%,工农业总产值占全省的84.5%,外贸收购额占全省的93%。20世纪90年代初,徐州、淮阴两市也实行了开放。

1987年, 在横向经济联合中出现了一批外向型企业集团,无锡太平洋色织集团联合了21 个厂,生产的色织布全部出口。图为当时国内最大的色织染整工程在该厂投产。

根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江苏对外开放要在城市和农村两个阵地同时展开,由城市大工业和农村乡镇工业、创汇农业三个方面同时并进的方针,1985年开放地区首批开放了29个重点工业卫星镇,1986年10月开放了第二批40个重点工业卫星镇,1991年又继续扩大到1199个镇。同时,昆山经济开发区被省政府列为江苏省重点开发区,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这样,在全省形成了一个“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工业卫星镇”的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战略决定。江苏省委抓住机遇,果断决策,明确提出“坚决支持、主动服务、迎接辐射、促进发展”的方针,作出与浦东开发开放接轨的部署,把“加快发展沿海、重点发展沿江、积极建设东陇海线”的“三沿”战略列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并着重制定了开发建设沿江经济带的总体规划,以加快沿江地区新的“两头在外”步伐,加快形成开放型经济为主的经济新格局。重点开发沿江地带,包括改造和提高沪宁铁路沿线工业,建成沿路高新技术产业带;开发长江沿岸,把基础工业向沿江聚集,形成滨江基础工业带;开发南通吕四港和苏州浏河——七丫口新港口,形成生产力密集的新的生长带。借助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江苏在90年代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快江苏经济国际化的进程。

1984年3月27日,徐州市与法国圣埃蒂安市结为友好城市。

1990年11月,省政府在苏州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要外贸、外资、外经“三外”齐抓,“三外”齐上,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来抓,作为各级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总的要求是实现“五个提高”:提高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制成品和高附加值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提高外资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的比重,提高江苏外向型经济各项指标在全国的位次,提高全社会对外开放的程度,确保20世纪末,江苏外向型经济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1987年1月20 日,中国内河第一港——南京港对外开放。

第二,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在发展对外贸易中,不断进行外贸体制改革的探索。1983年1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全省实行外贸计划管理新体制。从当年起,开始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三种管理办法,允许江苏收购的超计划出口商品到其他口岸推销。这是在国家外贸计划体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江苏率先试行的改革。

1988年,江苏根据国务院加快外贸体制改革的有关决定,实行了为期3年的外贸切块承包经营责任制,由省政府向国家承包,然后切块到市,分别采取切块自营、切块联营等经营形式。

1991年,国家通过调整汇率、出口退税,取消了对出口的亏损补贴,实行自负盈亏的外贸体制。省经贸委先后制定了出口退税、出口外汇核销、出口奖励金、市县公司全额利润留成、全省综合运筹等配套措施,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外贸体制改革对各时期外贸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980年全省出口额为8.54亿美元,1985年增为15.59亿美元,年均以12.9%的幅度增长。“七五”期间,受到国内外经济波动因素影响,出口有所下降。

1990年以后,江苏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阶段。1990年,外贸出口达到29.50亿美元。1991年,全省进出口贸易45.04亿美元,其中出口34.61亿美元。乡镇企业逐渐成为对外贸易中的主力军。1986年,生产出口产品的乡镇企业只有1025家,出口商品收购额为12.59亿美元;1990年,企业数猛增到4208家,收购额达到106.59亿元。‘’

1994年8月拍摄的浦东

第三,利用外资迅猛增长。根据国务院1979年颁发的《开展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办法》的规定,江苏采取对外加工装配、补偿贸易、合作生产、合资经营以及地方短期外汇贷款等多种形式,先后与港澳地区和外国厂商洽谈成575个项目,利用外资1.92亿美元。但这种“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的形式在江苏并没有很大发展,很快就转向了发展合资企业。

江苏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中国江海木业公司于1981年9月在无锡成立。到1986年12月,外商在江苏投资兴建的企业已达115家。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以后,江苏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1990年新批三资企业395家,1991年又新增1142家。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南京是江苏吸收外资最活跃的地区。与此同时,江苏在经济技术上积极向国外“打出去”,实行双向流动。从1979年到1987年7月,全省开展对外承包和劳务输出的营业额达1.5亿多美元,净创汇4800多万美元,纯利润2900多万美元,在国外劳务人员居全国首位。

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

第四,对外交流和旅游业日趋活跃。20世纪80年代江苏已与130个国家开展友好合作交流活动,涉及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各个领域。到80年代末,已有10个国家和一些企业在江苏设立30家常驻机构。有40多所院校、科研单位、培训中心聘请国外专家、外籍教师200多人进行教学和合作研究。到1991年,江苏对外友好城市总数已达34对。为争创外汇,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资金,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涉外旅游业,接待人数持续增长,1985年接待人数50.7万人次,1990年达到72.5万人次。




常州长安网 备案号:苏ICP备05003616号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联系邮箱:webmaster@czshgl.gov.cn